本页主题: 蓝筹股“摔跤”沪指放量下挫0.64%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zhongweiyaz
级别: 强的不是人

多谢发贴的人[3597]

 蓝筹股“摔跤”沪指放量下挫0.64%  

0
                                       sJ*U Fm{  
     WN?`Od:y  
    昨日(3月5日),沪指早盘强势跳空高开,但随后持续震荡回落,最终以2445点报收,跌0.64%,成交量有所放大。值得注意的是,昨日下跌明显是由蓝筹股跳水所致,而沪指日K线下探时又受到5日均线支撑。那么,投资者应该怎么看待“摔跤”后的蓝筹股?后市行情又将如何发展? <\Dl#DH  
    “两桶油”齐跌逾1% GeR -k9  
    昨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这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低于8%。对此,银河证券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GDP的增速下降是为了有质量有效率地增长,“这是一种刻意的引导,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为引导性的经济目标刻意往下调,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合适的。”但是,A股市场昨日的表现却并不给力。 YV+dUvz  
    昨日沪指小幅高开后,曾经向2470点附近发起两波进攻,但依然无法取得突破,最终不得不选择向下调整。 9S`b7U=P  
    从行业板块看,跌幅前11名里,非常扎眼地包括了金融、房地产、煤炭等蓝筹股板块,而“两桶油”更是齐刷刷下跌逾1%。 s~'C'B?  
    业内人士:一分为二看蓝筹 Wam?(!{mOf  
    证监会此前多次高调力挺蓝筹投资价值,为何“两会”召开的第一天,蓝筹股却集体下跌? 8&iI+\lCy  
    华讯财经投资顾问宋瑶尧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以A股历史沿革来看,大型蓝筹股始终处于一个较尴尬的地位,其盘子大、政策性强,一向不是资金热炒标的。“蓝筹股的最大作用,事实上是政策的一个传达窗口”,以银行和地产股为例,银行是以反复融资来支撑其优良业绩,而地产则是政策重点***对象,这两个板块短期内无法摆脱这种被动局面,所以在证监会反复强调其低估值之后也很难上涨。 Cl){sP=8W  
    那么,投资者对蓝筹股应持何种态度?宋瑶尧对记者表示,对蓝筹股也需一分为二来看待。包括煤炭股在内的二线蓝筹与银行、地产、石油这种超级蓝筹是有区别的。二线蓝筹股股性相对更活跃,往往也是指数上涨的主力军,像煤炭、水泥、有色这些二线蓝筹中不乏优质品种,这些可成为投资者逢低重点布局标的。“而像银行和地产,可作为中期规避的品种”。金百临投资顾问袁超则认为,“在股票分红制度没有真正落实之前,建议投资者不宜长期投资蓝筹股”。 Z#t.wWSq  
    分析师:短期有筑双头之嫌 !c' ;L'  
    2月27日,沪指形成2478.38点的阶段性高点,截至昨日,沪指已连续4个交易日受压于上述高点,令投资者忧心短期行情。 N`:b vr  
    恒泰证券分析师指出,沪指从2132点反弹以来还没有经过像样的调整,目前指数在2500点一带形成的获利筹码丰厚,兑现要求强,因此短期抛压较重。一旦短期无法放量突破2478点的前期高点,那么沪指有构筑“双头”之嫌,前一个“头部”是在2011年11月上、中旬形成的。袁超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解释了此前他说3月先扬后抑的理由,即上半月是因为“两会”而维稳,但伦敦LME基本金属的一个中期头肩顶形态已逐渐构筑成型,因此资源股有风险,故3月中旬之后的行情可能受外盘商品价格波动而开始调整,但中期反弹趋势不变。 `9NnL.w!  
[_B&7#3>7  
                                                             来源:金融界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银纸:+10(gy77gy77)
  • 顶端 Posted: 2012-03-06 06:28 | [楼 主]
    gy77gy77
    親口講您累得很
    灌水天才奖
    级别: 强的不是人

    多谢发贴的人[27339]

     

    HK PKING
    「龍遊氹仔不須記,苦樂平常志高飛。」
    顶端 Posted: 2012-03-07 01:31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蓝调粤语 » 股金中外



    Total 0.279833(s) query 8, Time now is:02-25 02:12, Gzip enabled 粤ICP备06028238号
    Powered by v6.3.2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