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 lt:xN?--A? 新股集体破发可能有审批制带来的问题,可能有投行助长高价发行之风,也可能有机构在网下询价时放水,更有熊市所带来的比价压力。牛市中,新股包装上市、发价发行问题都能被股价上涨所掩盖,而熊市会把问题更尖锐化。但新股仍然源源不绝的重要的原因之一,还是网上申购还是屡屡超额认购,这些新股最终都能畅通无阻地卖出去。尽管批评声很多,可迄今为止,只有八菱科技是因为网下询价时没凑够20家机构报价而发行失败,还没有出现过投资者用脚投票,网上发行失败的例子。那些顶着新股上市首日破发风险还在拼命认购的投资者,多半是认为自己跑得比别人快,哪管身后那洪水滔滔。
k(<: }a=<Gl|I;w 目前管理层对于新股发行监管的思路就是“市场化”,且不论这个“市场化”的实质究竟到不到位,很明显的一点是,至今都没有叫停新股发行的意思。记得沈联涛在过去担任香港证监会主席时曾力主“买者自负”原则,他认为,股市就是在贪婪跟恐惧之间博弈,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风险有多大?你可以承担多大的风险?那么,我们的投资者在参与新股认购之前,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其中的风险,如果自己主动放弃了思考的权利,盲目参与新股申购,其本质也是助长高价发行以及纵容新股泛滥。元旦前,华宝兴业基金公司正式宣布暂停参与新股IPO。如果投资者们都认识到这一点,齐心协力用行动放弃新股认购,那么不仅新股发行的暂停之日将自然到来,同时也能让IPO利益链上的各个环节警醒。用实际行动提醒那些投行爱惜自己的声誉,对于那些擅长粉饰包装、承销品种破发率高的投行,则该让他们变得寸步难行。
QOb+6qy:3 ?_hKhn%K9
有一首股歌这样唱,“我是散户,WHO怕WHO”,

但现实却并不这么轻松。新股泛滥、集体破发的背景下,每个投资者都不是路人甲乙,不能只翘首期盼政策面的叫停,更应发挥市场力量将其逼停。
"Q{)H8,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