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2011年收官 A股“史上第二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zhongweiyaz
级别: 强的不是人

多谢发贴的人[3597]

 2011年收官 A股“史上第二熊”?                    

0
                         6k1;62Ntk  
     ===本文导读=== n86=1G:%  
     【今日要闻】 e-4 Qw #cw  
      12月QFII骤然加速扩容  T:~c{S4&  
    本周公开市场净投放90亿元 vr:5+wew  
    收盘:经济数据提振 道指上涨135点 +2qCH^80  
     【市场观察】 T5:p^;?g  
    2011:A股“史上第二熊”? ,aA%,C.0U  
    强势股尾盘杀跌 或暗示2011年收官预期不佳 ZxDh94w/  
     【市场研判】 t08E 2sI  
    缩量反弹难改弱势格局 xcVF0%wVC  
    市场短线躁动难持续 悲观预期待改观 z2/E?$(  
    ===精彩阅读=== []\=(Uc;  
    2011:A股“史上第二熊”? Te\i;7;4u  
    12月30日的A股市场将进入 “收官之战”,是否成为年涨跌幅“史上第二熊”的答案将解开。尽管明年年初有望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单靠现有的流动性放松预期,已经难以有效挽回投资者信心了。 pGwBhZnb>  
    数据显示,A股历史上共有3次年度跌幅超过20%,其中2008年下跌65.39%。紧随其后的分别是1994年和2001年,年度跌幅分别为22.30%和20.62%。而上证指数12月29日收盘于2173.56点,2011年以来的累计跌幅为22.60%。换言之,2182.1点附近将是“分水岭”,若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低于该位置,则2011年成为A股“史上第二熊”。当然,投资者未必会把注意力放到2182.1点上,即便12月30日的大盘上涨超过该位置,也难以改变A股全年走熊的残酷现实。 sI&|qK-(  
    有一种观点认为,十年来的上证指数与世界其他主要指数相比,表现仍较优秀。可让人记忆犹新的是,A股近年来多次“熊居”全球主要股指排行榜。2011年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超过9%,欧美经济危机四伏,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但A股还是“当仁不让”地甘愿“殿后”。2011年发生了由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引发的美国债务危机,但截至圣诞节休市前,道琼斯工业指数今年以来的累计涨幅约为6%。2011年日本遭遇“3·11大【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但12月29日收盘时的日经225指数今年以来的累计跌幅只有17.89%。2011年的欧债危机多次袭击全球金融市场,但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主要股指跌幅均未超过20%,英国主要股指的跌幅仅6.5%左右,A股跌幅只差没有追上意大利和葡萄牙两国的主要股指。相比之下,与中国市场“贴身”的香港恒生指数,12月29日收盘时的今年以来累计跌幅为20.1%,被称为“A股之外全球表现最差的股市之一”。 +dw=)A#/  
    让投资者更郁闷的是,2010年全年上证指数下跌14.31%,但2011年投资亏损的程度似乎远不止8个百分点左右的差异。一方面,2010年的股指并非收于全年最低位置,年末收盘时的2808.08点较全年最低的2319.74点反弹了约21%,而2011年年末收盘估计难逃全年最低位置。12月29日收盘,上证指数较全年最高的3067.46点下跌29.14%。另一方面,2010年深证成指全年跌幅为9.06%,而2011年以来的跌幅高达29.5%。 L}*s_'_e^>  
    深市2011年跌幅大于沪市,且显著超过2010年,意味着中小盘股的下跌更为惨重。截至12月29日,创业板指和中小板指2011年以来的跌幅分别为37.02%、38.36%,超过了意大利和葡萄牙主要股指的跌幅。由于中小投资者偏爱中小盘股,配置大盘权重股的比例较低,感受到的2011年股市投资亏损程度更为严重。2008年的上证指数跌幅是2011年的3倍,不过,有的投资者惊呼“今年熊市感受远甚于三年前”。 EG7.FjnVu  
    大跌后的A股估值水平明显下降,可投资者抄底的热情没有随之增加。上市公司股东与高管“跑路风”蔓延,大小非减持有增无减,股市沦为“提款机”,投资者信心跌至低谷。A股市场面临的困境,值得各方深刻反思。 ['`Vg=O.{  
    临近年末,多家机构预测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或伴随新年而来。中国银行(601988)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称,2012年上半年存款准备金率或下调2次以上。可对跌跌不休的A股来说,虽然加快QFII审批、开放RQFII、汇金增持国有银行股、引入地方养老保险等“输血”行为皆为利好,但如果市场本身缺乏造血功能,一味处于“抽血”状态,“熊长牛短”的格局无法改变。因而,2012年的A股能否摆脱熊市,并不单纯取决于资金面的改善,亟待重新定位股市功能,多方面进行深层次改革。 AW\#)Em  
KtR*/<7IC  
                                                             来源:金融界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银纸:+10(gy77gy77)
  • 顶端 Posted: 2011-12-30 08:54 | [楼 主]
    gy77gy77
    親口講您累得很
    灌水天才奖
    级别: 强的不是人

    多谢发贴的人[27339]

     

    HAVE FUN
    「龍遊氹仔不須記,苦樂平常志高飛。」
    顶端 Posted: 2011-12-30 23:16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蓝调粤语 » 股金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