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R
}' P_M!h~ 今年36歲的阿輝,12歲時屁股上長了顆“雞蛋”。原來,她遺傳了媽媽的“多發性神經纖維瘤”。1984年,阿輝到醫院做了切除手術,一家人以為這病就好。1990年,阿輝媽媽因為這個病去世了,剩下她和姐姐相依為命。更不幸的是,1995年她的手術處發生病變,腫瘤繼續生長。2001年,阿輝再次進行手術,但仍以失敗告終,腫瘤瘋長,直至長成45公斤的巨瘤。到2005年,阿輝已不能下床行走。姐姐為此專門辭職在家照顧妹妹,兩人因此變成靠救濟生活的低保戶。
<"LA70Hkk ` )~CT 文/記者曾衛康 通訊員越宣、徐海榮
Oq95zo r<"k
/ 由于沒錢醫治,體弱女子背著一個比人還重,且越來越大的腫瘤,在炎熱的廣州兩年沒有洗澡;姐姐為了照顧這位只能躺在床上的妹妹,只好辭工在家……這原本坎坷的一家終于迎來明媚的新年陽光。昨日,廣州市越秀區低保戶阿輝成功切除45公斤的“大包袱”,在省人民醫院出院,如獲新生。據省人民醫院專家介紹,45公斤腫瘤是目前世界上文獻可查的最大神經纖維瘤。
So#>x5dL yuF\YOA9 義工號召募得8萬元手術費 Lx3`.F\mG “醫院曾經切除過20余斤重的神經纖維瘤,但如此巨大的腫瘤還從未見過。”廣東省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說,阿輝病例發現源于一次愛心活動。
,go$6
VQpwHzh 去年,越秀區義務工作協會與廣東省人民醫院在共同開展“情暖越秀健康行”活動,在越秀區尋找特困病人。越秀區民政局與義工協會了解到在洪橋街居住的阿輝,多年來患有巨型腫瘤,沒錢醫治的情況。
}`uq:y uecjR8\e 據介紹,省人民醫院專家為阿輝上門測量,其腫瘤約有135厘米長,寬有53厘米,最窄處也有43厘米,經過查找世界上所存文獻發現,該腫瘤系目前世界上文獻可查的最大神經纖維瘤。
E|=]k i6E~]&~.v “由于手術失敗,妹妹害怕再次手術”,葉女士說,同時,家里也沒有錢給妹妹做手術。
4& 9V +qyx3c+ 據醫院方估計,阿輝整個手術及治療費用大概需要8萬元左右。為了能夠早日讓阿輝住院進行治療,越秀區義工協會積極多方籌集資金。越秀區洪橋街道辦事處向居民發出了為阿輝手術進行捐款的倡議書。
"T6s;'k t;lK=m| 最後,越秀區民政部門、洪橋街等先後發動募捐,為阿輝募集到8萬元手術費。
4n2*2
yTg A)nE
+ec1 七八個醫生抬腫瘤上手術台 Kp/l2?J"
7i9wfc h$U 去年11月20日,阿輝住進了廣東省人民醫院整形外科。為了打消阿輝被人圍觀的苦惱,醫院為她開了一個單人病房。
\}7xgQ>oV <;dFiI-GO# 經過術前專門會診,去年12月4日,阿輝被推進了醫院手術室。一般情況下,手術病人是先麻醉後在手術部位消毒,但是阿輝的瘤體這麼大,不僅消毒部位面積大,搬動都成問題,專家們決定先消毒再麻醉。
='HLA-uT zHvW@A'F 于是,專家們借來一個大塑料盆,七八個醫生用消毒後的布單托著瘤體,阿輝站在盆中洗起了“安爾腆浴”──在醫生的幫助下,她用浸滿安爾腆的紗布仔細將全身上下擦了幾遍。七八個醫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阿輝連同身後拖著的大瘤子送上了手術台。
gq)uv`3 [uu<aRAg3O 手術床不夠寬,手術室的護士們搬來一輛術前准備好的清創車專門擺放這個大瘤子。
Kuh)3/7 `W4Is~VVv 兩隊人馬8小時手術割巨瘤 iM{cr&0 <;NxmO<%\ 當天上午9時45分,手術正式開始,醫院整形外科行政主任、主任醫師鄧國三帶領一組人馬,從腿部瘤體開始切;整形外科主任醫師黃廣香帶領另一組人馬,從腰部瘤體開始切。兩個手術組一起奮斗,從瘤體的兩邊向著中間會合。
2O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