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报告称:中国普通劳动者变得更穷 - 21世纪经济报道
0
直击:年收入过亿的姚明和年收入10万的“抄表工” e-mlvi^- Ek3O{< 解构:中国式通胀:解药是公平收入分配 :%{7Q$Xv< m='OnTeOE 关注:一个普通劳动者为何对平均工资涨幅心存犹疑 tPsU7bFk 7|
rT*-Ia 展望:让弱势群体也能追赶经济增长的脚步 ?L^ Gu ]y B|v
fkX2f jLTs1`I/F zYgLGwi{ h%%'{^>~ )Pq.kn{Sp V
EzIWNV 根据这份报告显示,尽管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了坚实的起步,但2007年中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 -|mABHjx* }
qTvUs 1月3日,中国社科院举行"2008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每年社科院都会对全年社会发展形势做出分析和预测,这次是社科院第16次发布这一报告了。 M3%<kk-_ A\`Uu& 根据这份报告显示,尽管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了坚实的起步,但2007年中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 y+a&swd2(U YC~+r8ME$j "比较明显的两个趋势是,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均出现下降。"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介绍当前中国社会形势时说。 Q3OGU} F w4UaWT1J 两组数据 L
UitY czH`a=mjH <蓝皮书>最引人关注的是两组数据。 yCt,-mz!z <XAW-m9SC 第一组数据是: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均出现下降。 E/[<} ./ IC[iCrB 社科院的这份报告显示,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3.3%下降到"十一五"初期的11%。 D6wg^'Q: I<v:xTor 其间从2004年开始,在按支出法统计的地方GDP构成中,劳动者报酬比重呈逐年下降——2003年以前一直在50%以上,2004年降至49.6%,2005年降至41.4%,2006年降至40.6%。 ?oKY"C8/ =^L?Sgg 尽管2007年的相关数据尚未统计出来,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陈光金判断:"即使不会明显下降,也很难有显著提高。" T+9#& =Y;w O8 与这组数据相对应的另一组数据是,营业盈余(或称"资本回报和资本利润"),由原来的20%提高到2006年30.6%。 [LcHO] _^M [`'[)B "这意味着劳动报酬收入在逐年下降,而企业利润在上升。"陈光金称。 @jvF[wi; ^&[Z@*A8# 两组数据的强烈反差,陈光金分析其背后的两大原因:首先,2003、2004、2005年,企业(无论是私企和国企)赢利能力在上升,尤其是电力和石化部门,但二、三产业的雇用劳动者收入却没有明显增加,特别是农民工报酬。 Ec2?'*s ~;)H |R5kV 另外一大原因,在于这三年财产性收入(专题)增长,压低了劳动报酬收入的比重。 #E`wqI\' T~D2rt\ 无论是哪种原因,陈光金认为,跟国际趋势相比,中国劳动者报酬过低——"目前美国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是,劳动者报酬占56%左右,企业经营利润占12%左右。"陈说。 !,Uzt1K: ,^n5UA`PK 陈光金进一步指称,"中国的初级分配结构还是很不合理。它是我国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 k1_"}B5 *S= c0 而与劳动者报酬下降趋势相比,国家财政收入呈现持续增长势头——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财政收入首度突破2万亿元,2004年突破2.5万亿元,2005年突破3万亿元,2006年接近4万亿元,2007年有望突破5万亿大关。 p|0ZP6!| is6M{K3 变量:财产性收入 &P:2`\'
x\K9|_! 收入分配领域中城乡差距继续呈扩大趋势,财产性收入差异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opIbs7k- D/oO@;`'c <蓝皮书>显示,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会超过10%,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7.5%。但是,在财产性收入差异作用下,城乡差距在扩大到3.3倍以上。 Y'U]!c9 k [eWhdSw 尽管在农业减税政策的积极影响下,2004—2005年城乡差距并未显著扩大。但未能从根本上遏制扩大之势。到2006年,城乡差距扩张速度再次提升。 7*>(C*q= /D~MHO{ 而近10年来,中国城乡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衡量的城乡收入差距,已经从1997年的2.47倍上升到2006年的3.28倍。 @AfC$T J
#) %{k_ "财产性收入的快速扩张是这轮差距扩张的主要原因。"国家发改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称。也就是说,从2006年开始的资产价格大涨中,农村居民未能和城市居民获得同样的收益。 vxZ
:l V jqs\ "城镇居民在通过金融市场增加财富方面比农村居民具备更强的优势。"杨宜勇说。 4?',E ddo wQw&.)T 比如,通过证券市场获得投资收益,通过房地产信贷获得资产增值等,而农村几乎被排斥在了这类增收渠道之外。更有甚者,农村地区还经常因为金融体系的"抽血"效应而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t2Y2v2 J ., =\/ C< 因此,杨预计,2007年—2008年,城乡居民内部的基尼系数会有反弹——实际水平将分别提高到0.43和0.37左右,城乡统算的基尼系数将接近甚至超过0.48(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0)。 MZWicfUy oR@1/lV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蓝皮书>专家们提出,2008年收入分配调控政策应该着重落脚初次分配领域。 kP[LS1}*
:zK\t5 杨宜勇建议,未来要逐步提高"两个比重":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P
~rT uj =u<jxV9 "关键是企业和政府都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杨宜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