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新股发行成事实垄断 机构撑死散户饿死谁管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夜夜笙歌
级别: 普通人

多谢发贴的人[2009]

 新股发行成事实垄断 机构撑死散户饿死谁管

0
据媒体报道,大机构大资金对一级市场新股发行形成了事实垄断,损害公众投资者利益。 >")%4@  
;{j:5+'  
这样的发行机制形成的结果就是产生了中石油上市这样的怪异:11月5日隆重登陆A股市场的中石油,在资金追捧下开盘价达到48.6元,较发行价上涨190%,但其上市以来追高买入的投资者目前悉数套牢。为何新股开盘屡屡高价?究其原因,就在于打新的大资金强硬拉高所致。以至于中国股市的体质又重回“三高”:发行高市盈率、上市高价炒作、当日高换手率。对此,有专家指出,“成熟市场监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不考虑散户的利益是现在发行机制的一个大问题”。 Kx ?}%@ b  
C} Ewi-  
jKM-(s!(  
发行制度是否需要改革以保护中小散户呢? 3sHC1 +  
/,$6`V  
,K8PumM_  
大众评判台 6(<A uhFu  
h:Npi `y  
t.485L %  
赵文斌:需要力避不合理 @_h/%>0  
x]Q+M2g?  
b> &kL  
在中国目前情况是,打新股不仅无风险,而且利润丰厚,不劳而获何乐不为?这使得许多大资金乐此不疲。究其原因,有什么样的政策就有什么样的市场。这其中不仅蕴藏着不合理性,而且促使股市朝着泡沫化发展。管理者是该想想怎么把发行机制中的不合理成分剔除掉了。 FV!  
S!up2OseW  
W5EB+b49KM  
严海渊:很不完善 ,`S"nq  
b;Q cBGwKT  
O#CxS/M5  
现在申购新股的办法是谁钱多谁就稳赚多赚,这造成了大机构和散户间的不平等。在发行机制上,管理者确实要想一想,怎样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了。 (E\7Ui0 Q  
6TlkPM$~2  
VL7zU->  
励俊:应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J[RQF54qA{  
O9:vP bn  
M I/ 9?B  
新股发行制度确实需要改进,如何共创和谐社会才是关键,不要造成机构笑散户哭。新股发行应体现公平公正原则,朝着降低申购门槛前进,让普通老百姓都能参与,而不是沦为机构和某些国企的提款机。 b6R0za  
?N&"WL^|  
w!8h4U. ;  
何晴:政策不公 [ wr0TbtV  
Xp4pN{he  
D{PO!WzW  
中国现在的新股发行就是这样的德性,高价发行,更高价开盘。老百姓申购得到新股如同买彩票一样难。而正因为大量新股掌握在大资金手里,就导致开盘奇高。可见发行机制的不公平是主要原因。 /$/\$f$  
yngSD`b_P  
Q0Dw2>~_K  
◆沸点特稿 ~^KemwogPN  
*~:4&$  
}V6}>!Sb  
股市失“三公”大盘就这样 9iUkvnphh  
w3fi2B&q  
$ [M8G   
曹中铭 Cf@WjgR  
 Z\4l+.R`  
z*I=  
世界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股市失去“三公”,大盘就是这样。股市失去了“三公”原则,利益注定会向其中的一方倾斜。 y3))I\QT  
+Y'(,J  
UXR$7<D+  
君不见,新股筹码在向大资金倾斜,而更多参与二级市场的中小投资者无缘分得其中的一杯羹;君不见,股市的“三高”格局影响最大的是散户,虽说近两年是一轮大牛市行情,但“二八现象”、蓝筹泡沫等的出现,其实受益更多的还是机构投资者。监管部门“搭台”,市场各方“唱戏”是当前市场的真实写照。但如果没有给各方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这样的制度建设定然会引起争议与质疑,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Nr uXXd  
haqL DVrf  
cuW$%$ F  
如果说当初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利益的发行制度,主要是囿于其时市场本身较弱而无奈为之,那么,在近年机构投资者获得超常规发展、而市场本身力量也已今非昔比的情况下,还因循守旧按部就班,至少在笔者看来是值得商榷的。 Y[ a$~n^:n  
Vdh5s292h  
kYmkKl_  
作为市场的监管者,难道不该在制度建设上多下些功夫吗? zl4Iq+5~6Q  
,^`+mP  
=cX &H  
大牛市在掩盖了市场诸多矛盾的同时,也会暴露出其他方面的弊病。其中,新股发行、上市首日定价等方面就是如此。询价制实施已有几年时间,在新股发行过程中,机构投资者到底询出几家上市公司合理的发行价格了?相反,机构投资者却可以凭借筹码集中的优势以及资金上的优势,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神话”。中石油如是、中小板的诸多新股亦如是。试想,若非机构投资者的火上浇油,仅凭散户的力量,中石油能有离谱的48.60元开盘价格的出现吗?中小板上市公司又怎能一遍遍重复高开低走并持续下跌的故事呢?如果不是制度上存在漏洞,“三高”症结又何以频频产生? < eQS16  
7z5AI!s_  
6]CY[qEaR$  
是以新股发行机制的改革已迫在眉睫。笔者以为,首先应着重解决新股发行时的定价问题。既然询价机构只为自身的利益而不惜牺牲整个市场的利益,监管部门不妨在新股发行市盈率上划一道 “红线”,以杜绝新股的高价发行。其次,改变目前新股筹码过度集中于大资金手中的局面,让更多的新股利益向中小投资者转移,如减少网下配售比例、规定参与询价的机构不得网上申购等。另外,对于新股首日上市亦可以作出涨幅方面的限制。
顶端 Posted: 2007-12-30 06:55 | [楼 主]
cing
级别: 强的不是人

多谢发贴的人[25373]

 

唔知边个管




顶端 Posted: 2007-12-30 11:50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蓝调粤语 » 股金中外



Total 0.020752(s) query 8, Time now is:02-15 08:50, Gzip enabled 粤ICP备06028238号
Powered by v6.3.2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