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开发商乐观看房价 称捂盘到2009年不成问题
0
近期,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频频出台。但是,这些调控政策对于地产开发商们威慑力并不如人们想像得那样大。各大开发商圈地的圈地、捂盘的捂盘,甚至有开发商敢说:“我们捂到2009年不成问题”。 ^o(C\\>{& ]GiDfYs7% 观望不等于需求改变 s;,ulME
vPsf{[Kr “其实,销量下降也不只是购房者观望的原因。”从业近十年、现为北京某房地产公司副总经理的王竞辉说,“开发商囤地、捂盘也是因素之一。” m88[(l `aM8L 王竞辉坦承,他对所谓的“有价无市”并不感到担心。 ?Lem|zo i%otvDn1 王竞辉认为,整体来看楼市的供求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宏观调控之下,个别投资过热城市的房价会有较大跌幅,但北京及大部分城市的房价,至多会产生一些小幅波动。 U=N]XwjVK< L[Y|K%;~ “主要是会对投资客的心理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他避开对政策的直接评价,“之前珠三角房价下降的消息和要大力调控的风声,已经让市场形成了浓厚的观望情绪。这些(政策)出来以后,会加重持币待购的心理。” +ooQ-Gh M5{vYk>,1Q “我在很多城市做过项目。有的城市开新盘,投资客的比例会超过六成。”王竞辉说,“北京开的盘,投资客大约占到三成。所以,北京房价不可能像深圳一样波动。” }-PV%MNud 84c[ Z 开发商以“需求仍在”为理由,对房价保持乐观预期,并非全无道理。 GE#LcCa ~2}^
-, “‘掐’住土地和资金的政策是最厉害的,特别是对中小开发商。但现在‘捂’着的,根本不怕什么有价无市。”某大型房地产上市企业一位不愿具名的内部人士说,“我们捂到2009年没问题。即使哪天房价有了大的波动,也只能代表行业的集中洗牌。未来长期的房价走势,根本不值得担心。” jO5Wemqf {%8=qJ3@ 囤地和捂盘行为,其人为缩减供应、支持当前房价水平的目的显而易见。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12月3日联合出台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目的就是为了缩短土地形成房地产有效供应的建设周期,打击土地囤积行为。 9=G
dj!L @l?2",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里有规定,如果有不可抗力、政府行为或一些必需工作的因素,可以延迟开发。”这名人士说,“现在规定储备土地要进行必要的前期开发,但这种‘净地’上市还需要一段时间。” t_iZ\_8 J
Sms
\ “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他继续说,“还要慢慢盖吧?短期内对楼市不会有太大影响。” |dqvv u\@L|rh 12月4日,《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出台的第二天。招商地产 (000024 行情,资料,评论,搜索)、金融街 (000402 行情,资料,评论,搜索)、万通地产 (600246 行情,资料,评论,搜索)分别公布拿地公告。 wi S8S{K5 PF]Vt 调控“落地”有隐忧 vW03nt86 .KxE>lJbqM 《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发布后,便有专家表达过一种忧虑,地方财政不愿承担提供大部分资金的责任,如何保证廉租房建设不出现资金缺口? :snn-e0l l?zWi[Zf 全国每年需要的保障住房建设资金,普遍采用的估算数字为500亿元。 =ve, ! $F~hL?"? 2007年,中央政府用于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为49亿元,其余主要来自地方财政。 Ffr6P
}I 4.'KT;[_1/ 早在2006年7月,财政部便要求: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中的5%应纳入廉租房建设资金。有统计表明,2006年全国城市土地出让金净收益近7000亿元,理论上可向廉租房提供350亿元资金。但截至去年底,用于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中,只有3.1亿元来自土地出让净收益。 M5l*D'GE] &;@U54,wV 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财政主要来源,靠行政命令来规定土地出让净收益的一部分投入到廉租房建设,最终是否能实现预期效果? DZ&AwF 23gJD8i8 新的《廉租住房保障办法》中,将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中应纳入廉租房建设的资金比例从5%调整到10%%,对廉租房资金来源也作了更详细具体的规定,但相比过去,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突破。 }9>X M &>z}u&oF 谈及调控政策对房价的实际影响,包括住宅与地产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包宗华在内的多位专家均表示,房价稳定值得期待,但消费者不宜对房价下跌抱有“过高的乐观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