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九成经济学家预期2007下半年A股创新高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saint文少
BEAT L.A
级别: 强的不是人

多谢发贴的人[14534]

 九成经济学家预期2007下半年A股创新高

0
经济增长从过快到过热的担忧正在呈现。在本期“CBN2007年中经济学家调研”中,超八成受访学者预期全年GDP增速在10%~11%之间,其余则预期将超过11%,没有人预测增速会回落到10%以下。与此同时,CPI全年增长超过3%几成共识,更是有近两成学者认为会超过3.5%。基于这种判断,有55.8%的学者认为当前经济增长偏快,需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K/%aoTO}  
@#T?SNIL5  
  在宏观调控的工具中,预期年内会加息的学者比例超过了90%,其中多数预期会加息一次,幅度为27个基点。在汇率层面,鉴于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幅已经高达2.6%,有接近一半的学者预期全年升值幅度会超过5%,这个比例是2006年四次调研以来最高的一次。 w e} sC,  
_puQX@i  
  关于股市,有九成学者预期年内会创出新高,其中有两成认为上证指数会突破5000点。 RsV<*s  
n:#ji|wM  
  1 全年GDP增速超10%成共识 Xp{gh@#dr  
QPFpGS{d  
  对于今年中国GDP的增长率,没有经济学家选择10%以下的选项。这或许是本次调研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4 hs9b  
mB1)!  
  根据统计,有83.7%的学者认为今年GDP增长率在10%~11%之间,另有16.3%预测增长率在11%之上。 rBny*!n  
P{}Oe *9"  
  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长高达11.1%,这超出了几乎当时所有政府智囊和市场研究的预测。大多数的机构在2006年底均将2007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在了10%以下。 5:s]z#8)  
nEGku]pCH{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会议上,委员们认为,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更为明显。 Yb?#vpI  
<=7p~ i5  
  七成预期全年投资增速超24% IvO3*{k ,  
|2oB3 \)/  
  73.8%的学者认为,全年投资水平增速将小幅高于2006年全年增速24%的水平,但将不会高于2005年27%的增幅。认为增速低于24%的有23.8%,还有2.4%认为会超过27%。 +QHhAA$  
st+Kz uK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7%,4、5月份继续高增长。“投资增长过快问题仍然突出”是当前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表现。日前召开的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会议也表示,要继续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下大力控制新开工项目,坚决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显然,这一思路将主导下半年的宏观调控。 BryMq !  
=Wjm_Rvk9  
  但也有学者表达了不同的声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员巴曙松认为,当前贸易顺差过大,显示储蓄剩余而且内需不足,需要适当放松对投资的管制。 db4&?55Q  
P0z "Eq0S  
  消费高增长源自股市财富 b uhxC5i%  
HFDg@@  
  2007年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中,最让市场惊讶的莫过于消费的增长。今年前5月,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幅度高达15.2%,为历史最好水平,一改近两年徘徊的13%左右的增幅。追问这种消费增长是否可持续,首先要明确今年以来消费高增长的原因。 k,@1rOf  
B[$SA-ZHi  
  根据调查,有38.1%的经济学家认为,消费高增长的原因是中国股市高涨的财富效应造成的,基于此,股市高涨时消费会高增长,但股市泡沫破灭会带来相反的财富效应。 Lte\;Se.tu  
Awr]@%I  
  有28.6%学者认为消费高增长是源自教育、医疗等基础性改革,因此其具有长期性。另外有7.1%认为前5月消费增长是偶然因素造成的,消费增长不具备可持续性。 5S7Z]DXiT8  
19=Dd#Nf  
  还有多位专家开列了消费高增长的其他原因,比如居民收入增长,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就业的增加,对未来的信心等原因。 sV*Q8b*  
j2\G1@05  
  全年顺差将超2000亿美元 K^> qn,]H'  
##n\9ipD  
  55.8%的学者预期今年贸易顺差将在2000亿美元以上。 P,%|(qB  
)8k6GO8|  
  人民币对美元今年累计升值幅度已经接近3%,但这并没有阻碍贸易顺差的持续高增长。前6个月贸易顺差扩大至1125.3亿美元,已经占到了去年全年1774.7亿美元顺差的三分之二。 n ut7b  
-!}1{   
  还有27.9%的学者预测全年贸易顺差在1700亿美元到2000亿美元之间,另有16.3%的学者预期顺差在1700亿美元以下。 1u` Z? S(  
$jzk4V  
  调查中,有78.6%的学者认为出口增长水平会延续2006年的高增长水平,有21.4%认为美国经济放缓会影响中国出口增长水平,但回落幅度可控。 UbYKiLDF)  
;{ezK8FJ}@  
  九成多认为全年CPI超3% HwGtLeB"  
K{iay g!k  
  全年CPI超过3%似乎已是板上钉钉之事。有76.7%的学者预期在3%~3.5%之间,更有18.6%预期将超过3.5%。而预期在3%以下的学者仅有4.7%。 au7BqV!uL  
qMUqd}=P  
  今年前5个月CPI增长2.9%,但3、4、5三个月CPI涨幅均在3%以上,5月份更是高达3.4%。6月下旬,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国际清算银行年会间隙时就曾表示,通货膨胀数据可能进一步走高,并因此称不排除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 Jg Xbs+.  
Z g'[.wov  
  居民存款依然呈现实际的负利率状况,央行今年已经两次加息,而利息税的减征乃至取消也已在市场的广泛预期之中。  o j^U  
/J6CSk  
  此外还有学者对通货膨胀问题表达了担忧。安邦咨询首席分析师贺军称,中国经济目前最大隐忧是通货膨胀问题,恶性通胀的压力不能排除;调控政策应以通胀为主要目标。在影响价格的因素中,粮食价格又是最值得关注的。 x``!t>)O  
vIG,!^*3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称,经济过热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很可能会抬头,因此宏观调控应该以反通货膨胀、防范资产价格泡沫为目标。 O^<6`ku  
D{4 Y:O&J  
  2 过半学者认同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Y,7>ahyt  
*PI3L/*  
  4月中旬,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强宏观调控,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本周全国人大财经委会议也认为,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更为明显。 3gM{lS}h#  
 qJK^i.e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55.8%的学者认为,当前经济增长偏快,需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有44.2%的学者认为,年初至今已经采取了货币政策多种紧缩措施,后续调控力度可适度保持。 @V-ZV  
F-R`'{ ka  
  今年以来,已采取的具体财政、货币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货币政策领域两次加息,五次提高准备金率,三次发行定向票据;信贷领域,银监会、央行还收紧了“双高”企业贷款;财税领域的下调、取消部分出口退税,乃至加征出口税等等。 Tc IUo!:z  
3a5H<3w_  
  而进入下半年,利息税的减征、取消,特别国债的发行,乃至继续提高利率,都是市场预期之内的紧缩政策。 givK{Yt<B  
'Oc8[8   
  过半学者预期年内还加息一次 @2u<Bh}}  
$K iMu  
  56.1%的学者预期年内还会加息1次,幅度为27个基点,另有29.3%的学者预期会加息2次,各27个点,甚至还有7.3%预期会加息2次以上。这样,预期年内还会加息的学者总数达到了92.7%,这显示出经济学家对继续加息的态度基本一致。与此同时,有7.3%预期年内不会再次加息。 YM;^c% _7  
|'J3"am'  
  在今年5月18日加息时,央行将一年期存款利率调整了0.27%,但一年期贷款利率仅调整了0.18%,存款利率调整幅度大于贷款利率。而在2006年4月的一次加息时,央行只是上调了贷款利率,存款利率保持不动。不对称加息形式得到了反转。 q"cFw${  
td m{ V st  
  在预期今年还将继续加息的学者中,有52.5%建议应对利率进行对称调整,也就是存贷款利率调整幅度一致,同时有42.5%建议存款利率调幅大于贷款利率调幅,也有5%建议存款利率调幅小于贷款利率调幅。  ysa"f+/  
6RF01z|~_  
  一般认为,存款利率调整幅度大于贷款利率,是基于严重的储蓄负利率形势,而贷款利率调整幅度高于存款,是出于控制信贷增长的目的。 ZD<,h` lZ  
/qC YNwWH9  
  六成建议将资产泡沫作为利率调整的参考因素 Po_9M4k U  
fg9sZ%67]\  
  市场关于利率政策的另一个聚焦因素,是资产价格泡沫,尤其是股市问题,是否需要作为央行利率政策调整的参考因素。 _I!Xr!!)a0  
vIREvj#U  
  调查中,有59.5%的学者建议,资产价格泡沫应该作为利率调整的参考因素。有40.5%的建议相反,资产价格泡沫不应该作为利率调整的参考因素。前者比后者稍多出10个百分点,这也显示出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本身也存在分歧。 m=K XMX  
^w HM KC  
  关于这个问题,官方也有过多角度的讨论。4月初,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湖南调研时指出,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关注资产价格,只是注意到资产价格的变化,但没有当成调控的依据,也不可能以资产市场价格为主进行货币政策调控。央行行长助理易纲也表达过同样的想法,但易纲也指出,“要发挥利率杠杆在平滑和抑制经济过热以及资产价格膨胀中的重要作用。” @Yg7F>s  
=#u2Rx%V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4月在泰国一次会议上则指出,升息意味着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这可能有助于减少资本流入,胜过仅仅将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准的举措。 h1Lp:@:|  
(r |T&'yK  
  超九成学者认为准备金率不能超15% 7q?Yd AUz  
< d]|5  
  如果特别国债能顺利出山,那么准备金率这一工具或许不会再频繁地调整。但市场仍然需要去探讨一个答案,就是,如果不考虑特别国债的影响,在目前已经调整到11.5%的情况下,我国准备金率调整的上限或可达到多少? +-Dd*yD6<  
\xdt |:8  
  这个调研的结果同样显示出经济学家的分歧。各有31%的学者分别选择了三个选项,13%以下、13%、13%以上至15%,还有7%选择了15%以及以上。 3xe8DD  
EW!$D  
  这显然是一个没有形成倾向性答案的调研结果,仍然需要市场进一步讨论。但我们加总一下或许也可以得出经济学家的预期,就是有93%的学者认为,调整上限在15%,只有7%认为可以超过15%。 AVJk  
pqs)ueu  
  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只有1.89%,过高的准备金率将减弱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从韩国经验来看,上世纪80年代韩国准备金率曾一直高达22%左右,但进入90年代至今,为了提高韩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和国际业务拓展能力,韩国央行大幅下降了准备金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韩国央行需要采取利率成本更高的冲销手段,韩国央行甚至为此付出了自身亏损的代价。 V?"^Ff3m!  
=UV?Pi*M>  
  3 近半预期今年人民币升值超5% A/QVotcU  
YO Y+z\Q  
  调查中,有47.6%的学者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全年升值幅度将达到或超过5%。另有52.4%认为全年在3%~5%的水平,预期升幅在3%以下的为零。2007年前6个月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达到2.6%。 G^R;~J*TDE  
Y}Dp {  
  3%~5%,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在2005年汇改之后,市场对人民币渐进升值的含义的解读,一直是每年保持3%左右的升值幅度,因为在这个升值幅度之内才能保持适度的中美利差。 i-<=nD&?t  
k`t'P6 bU  
  还可以比较的是,在今年1月份举行的调研中,选择5%以及以上的经济学家为25.64%;在2006年7月的调查中,该选项获选率是15.7%;而在2006年1月本报的调查中,该选项获选率只有7.1%。 BOWTH{KR<<  
8iCI s=06  
  该比例的逐步、大幅上升,显示出这些经济学家正在认可人民币的实际升值速度。 x B?:G  
1D`RR/g&  
  全年储备增长超4000亿美元 3x'30  
X+3)DE\2  
  外汇储备在2006年迎来了又一个高增长之年。根据最新数据,上半年增量达到2663亿美元,而去年全年增量仅为2473亿美元。截至6月末储备余额已经达到1332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1.6%。 d#*5U9\z  
Z^|C~lp;n  
  48.8%的学者预期,全年储备增长将达到4000亿美元,还有23.3%预期会达到5000亿美元,更有7%预期会在5000亿美元之上。 fH.W kAE1  
!vB%Q$!x  
  巨额的外汇储备已经超出了合理的规模。担负着提高收益使命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也已经箭在弦上,第一笔2000亿美元的储备将由该公司负责运作。此外,QDII政策,藏汇于民政策的逐步实施,也将起到分散投资主体的作用。 5B2,=?+o  
/;0>*ft4  
  建言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投资方向 I%&9`ceWY  
Lr^xp,_n  
  中国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吸引了全球关注的目光。而国际市场尤其关注的,是公司的投资方向和投资策略。 C0W~Tk\C2  
<d^7B9O?&w  
  在关于该公司投资方向的多项选择调查中,有85.4%的学者建议海外能源、矿产类投资,有75.6%的学者建议应该包括海外企业股权投资,有73.2%建议发达国家股票市场,有61%的学者建议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有53.7%建议美国、欧洲等主权国家债券,有41.5%建议应该投资黄金,各有39%建议金融衍生品市场和中国重要企业股权投资。 <8bO1t^*  
t[maUy _A  
  学者的建议是相对分散的,但不难看出,对于有众多声音建议的黄金储备,持此看法的学者不足半数,而海外能源、矿产类投资,海外企业股权投资,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等领域则得到了超过七成学者的认可。 >R: +ml  
,dp?'_q {  
  4 九成预期A股年内创新高  )L!R~F C  
'2tEKVb  
  自5月30日以来,中国A股市场出现了大幅度的震荡调整,目前最高点位仍然是4336点。 cg. e(@(  
Lwcw%M]  
  有19.5%的学者认为,年底中国A股将突破5000点,创出历史新高。但没有学者认为会突破6000点。 ;Y '\:  
]~zJ7I  
  有43.9%的学者认为,年内高点将在4500~5000点以内,有26.8%认为年内会创出新高,但局限在4500点以内。调查中也有9.8%的学者认为年内不会再创出新高。 JXAyF6 $  
zJ:r0Bt  
  对于当前资本市场形势,虽然对泡沫问题有分歧,但多位学者均提及要严格监管,打击内部交易。 E oR(/*'  
VqrMi *W6  
  何帆还指出,当前资本市场的确存在泡沫,但政府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加速对资本市场和金融部门的改革,以前没有机会做的事现在可以抓紧时间推出,如推出市政债、允许外资企业A股上市、发展创业板等。 ]Yu+M3Fq  
_HK& KY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祺指出,高涨的股市已经吸引了企业过多的资金进行短线股票投资,不利于企业的研发投入。应该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包括资金使用透明度的监管。
顶端 Posted: 2007-07-20 01:06 | [楼 主]
色魔豪
对冧庄
级别: 新人

多谢发贴的人[5714]

 

涨得太快,令人担心
顶端 Posted: 2007-07-20 15:17 | 1 楼
freddylu
级别: 新人

多谢发贴的人[1]

 

文少,好久没浦头啵
顶端 Posted: 2007-07-20 23:53 | 2 楼
saint文少
BEAT L.A
级别: 强的不是人

多谢发贴的人[14534]

 

考试挂科,没心情
顶端 Posted: 2007-07-21 00:07 | 3 楼
www6514
级别: 新人

多谢发贴的人[1]

 

yyyyyyyyyyyyyyyyy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
顶端 Posted: 2007-07-27 21:21 | 4 楼
ken369
级别: 新人

多谢发贴的人[6]

 

  但也有学者表达了不同调查
顶端 Posted: 2007-07-29 10:02 | 5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蓝调粤语 » 股金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