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上海房地局回应违规炒股事件 称投入3亿变8亿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yucci
级别: 强的不是人

多谢发贴的人[6068]

 上海房地局回应违规炒股事件 称投入3亿变8亿

0
上海房地局回应违规炒股事件 称投入3亿变8亿 ooB9i No^  
3!cenyE  
6< -Cpc  
5月18日下午6点半,上海市房地局召集少数几家媒体,就“违规炒股”事件做出公开回应。 0~_I9|FN  
rx;;|eb,  
  日前有媒体报道,上海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成为3家上市公司第一大流通股股东,而这违反了建设部相关监管规定。 _qk&W_u  
6vTnm4  
  对此,上海市房地局副局长黄永平表示这是历史遗留问题,“这个事情是讲得清楚的,所以跟媒体通通气,把来龙去脉说一下”。 A /c  
pRxVsOb  
  事关汉唐证券 htrtiJ1  
ToKG;Ff4b  
  上海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副主任马浩元向记者表示,建设部曾规定维修资金可用于购买国债,而这正是今日该中心成为3家上市公司股东的源头。 5]CaWFSmT  
MQcIH2  
  由建设部和财政部共同颁布、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中,曾明确规定,维修基金应当在银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为了保证维修基金的安全,维修基金闲置时,“除可用于购买国债或者用于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范围外”,严禁挪作他用。 C|g1:#0  
DnhbMxh8o  
  马浩元表示,当时该中心正是根据这条规定,认为购买国债是合规的,所以投资了国债。 sUR5Q/Q  
y= +OC1k\8  
  本报调查发现,汉唐证券和上海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的合作,则与上海资本圈赫赫有名的顾翠华有关。 2*cc26o  
x./"SQ=R+  
  在中科创事件中,时任申银万国上海某营业部总经理的顾翠华,为吕梁融入资金达20多亿元,是吕梁当时主要的融资渠道。 %qE"A6j  
kEAF1RP:  
  在吕梁事发前,顾指挥客户抢先出逃,损失并不大,顾翠华因这一事件而颇受客户拥戴。在加盟汉唐证券后,顾翠华继续发挥其融资专长,融入资金一度达数十亿元。 "|Yy "iB[  
@ZJ }lED3  
  上海市房地局坦承,该中心确实是在2003年8月通过汉唐证券购入面值3亿元国债。 cBOK@\x:Wi  
i| ,}y`C#  
  至2004年5月,券商违规质押客户国债资金事件屡屡爆发,上海房地局意识到,“管理中心购买的国债可能面临风险”。 j"pyK@v2B  
R47y/HG,  
  “当时我们要求汉唐证券将这部分资金转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但对方迟迟未予办理”,马浩元回忆说。 -bSM]86  
(|<+yQ,@>  
  “而对方越是不愿意,我们越是不放心”,黄永平副局长道。 -`z%<)!Y  
e0ni  
  “经征询有关专家意见后,我们认为转为股票是最安全的”,所以在2004年8月16日,“我们自行操作,将国债全部转为等值股票”。 _(~ E8g  
aMkuyqPf{  
  对于投资股票有违规之嫌,房地局解释说,因为当时情况紧急,根本来不及向有关领导报告,所以出现了这个局面,“现在回想操作当天的情形,还有点惊心动魄”。 p15dbr1  
vpdPW%B  
  本报从相关渠道了解到的信息是,2004年6月,顾翠华察觉汉唐证券资金抽紧,开始要求董事长吴克龄归还客户资金。其后,事态进一步恶化,汉唐证券原总稽核丛蔚升任总裁。 BNb_i H  
c(b`eUOO  
  “丛蔚态度强硬,上任之后丛蔚下令冻结客户的账户,理由是汉唐证券跟这些机构是有协议的。这引起了客户恐慌,因此,顾翠华通过自己掌控的汉唐证券上海中华路营业部帮5家客户卖出了委托给汉唐证券的国债。”知情人士告诉记者,5家机构中就包括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 M$>Nd6,@N  
Y,, Z47% E  
  2004年8月16日,上海住宅科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上海盛勤集团有限公司、交大南洋(600661.SH)和上海盈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一天之内将托管给汉唐证券尚未到期的4.7亿元国债抛售一空,并立即转换成其它债券。 ~ oq.yn/1  
K)[\IJJM  
  8月21日,汉唐证券反击。据报道,当时汉唐证券向有关部门申请冻结5家机构在上海的资产,以准备提起诉讼。  rf'A+q  
=,qY\@fq  
  汉唐证券要求赔偿金额分别为:上海住宅科技投资股份公司9700万元、上海盛勤9700万元、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9000万元、交大南洋3000万元、上海盈运资产4000万元。 1;{nU.If  
gVJh@]8)  
  这件官司其后却再也没有下文。 %Q.M& U  
=JP Y{'VO  
  而上海市房地局也透露,他们曾向有关法院提起诉讼,案件也已被受理。然而2004年9月,汉唐证券被托管,“法院对券商托管案件暂缓审理,案件至今没有审结”。 Iue=\qUK^  
0a@tPskV  
  3亿变8亿 .A6pPRy e  
Al *yx_j  
  上海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的股票账户至今被冻结,但戏剧性的是,在被冻结的这些时间里,这部分股票如今价值不菲。 h. 4#C}> )  
rTJqw@]#WH  
  黄永平副局长估计说,最初的3亿投资,现价值可能真的不下8亿了。其间还有几个权证因为无法行权而过期了。 V,[[# a)y  
!mwMSkkq  
  由于这部分股票处于被冻结状态,现在尚无法判断能收回多少资金。 0A8G8^T  
%X%f0J  
  黄永平透露说,“我们其实每年都要为收回这部分资金伤脑筋,要去北京的中国证监会、深圳证监局跑四五次”。 ]y$/~(OW  
e~,+rM  
  接下来,黄永平表示,会继续与证券主管部门沟通,请法院、检察院推动这个事情。 VtU2&  
M9~'dS'XI  
  “尽管是3亿变8亿,但是在钱没有真正回来之前,就不能说是安全的”,黄说道,“落袋为安嘛”。 JLu$UR4  
ka(3ONbG  
  根据目前形势,黄认为,管理中心拿回的资金不大可能少于本金,即3亿元以下。 GGZ9DC\{  
UxMei  
  但这部分股票,一旦解冻,也不可能一下就抛出。“若放回来,也有个时间问题”。黄进一步解释说,会选择一个时机,渐渐退出,“因为毕竟股份比较多,怕引起市场波动”。 {S@, ,  
"dYT>w  
  而这部分资金一旦收回,若有收益,“其增值部分将全部回报给业主”,黄肯定地说。 I-kK^_0mV<  
i`}9VaUG  
  维修资金监管 ]a*26AbU+  
]]_c3LJ2`  
  据马浩元透露,目前管理中心约有高达203亿元资金,其中大约有70亿元划到了业主委员会的账户上。 <5h}\5#<j  
K,P`V &m?  
  在2004年产生投资风险之后,上海市房地局专门对维修资金进行清查。黄永平声称,他们自查发现除了这一起投资外,没有其他投资。 !# xi^I  
4Y G\<Zf  
  不过,就房屋维修资金而言,也曾发生过业主委员会负责人动用资金炒股事件,这暴露了当年房屋维修资金的管理漏洞。 Gu2=+?i?h  
%_>8.7  
  1996年前,上海拥有物业专项维修基金的小区凤毛麟角,1996-2001年因缺乏收取和存放等相关法规,维修基金管理很混乱。据马浩元透露,他们发现的唯一一起业主委员会违规炒股事件,正是发生在2000年。 Qdc)S>gp  
-&%! 4(Je  
  从2001年《上海市商品住宅维修基金管理办法》实施之后,上海市维修资金就开始实行三方监管制度。 XF@34b5 (  
i"4;{C{s  
  按照上述办法的规定,维修资金的管理以业主大会是否成立为界线,业主大会成立前,维修基金由物业所在地的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代为监管,业主大会成立后,维修基金由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划转至业主大会账户。 ^ZBTd5t#  
jF #Dc[*  
  “从2001年之后,特别是2003年实行网上归集后,普通商品住宅维修基金的管理更加规范。”上海业伟业主咨询服务公司总经理刘生敏告诉记者。 ?+{_x^  
{aU|BdATI  
  根据上述规定,如要动用账户资金并不容易。规定要求,“进行维修,应当由物业公司提出计划、方案、预算,经业主大会三分之二表决通过,业委会正、副主任签章,这也是与银行印件留底的要求是一致的。银行对于维修基金的支取使用需要哪些资料备案做了细致规定,否则,银行要先行赔付。” CRNt5T>qH  
I(/*pa?m{  
  有关部门还规定,业主同样也可随时监控资金。2003年,上海开发出“商品住宅维修基金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所有已上网注册登记的业主,都能从网站上查到自己维修基金的账户余额和使用情况。 xxC2 h3  
_@ _EQ!=  
  此外,房屋维修资金账目还要定期公开。“业委会层面,每个月由银行给出一张账目清单;小区层面,每半年要求业委会将账目张榜公布一次;对于每户业主,每一年的3月份银行会给出上年度维修基金的对账单,并寄到业主家中。” |`AJP  
oC3W_vH.%  
  这一人士认为,在层层监控下,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根本无法动用维修资金,这一制度设计甚至成为全国其他城市仿效的榜样。 ,OMdLXr  
Nr*o RYY  
  而黄永平副局长还透露,在2004年投资遭冻结之后,“方方面面都对这3亿资金相当关注,从中央到地方查了不止一次”。 7H,)heA  
)3 '8T>^<K  
  “包括去年上海市纪委也组织工作班子,对我们进行了两周的核查,他们对我们这个操作过程也都知道了”,黄永平说,“但我们是睡得着觉的”。 gBXoEn]  
tU.~7f#+A  
  不过,他也向记者承认,就可能出现的投资风险,这一事件确实给上海房地局敲了一记警钟。 8rLhOA  
F&7^M0x\ O  
  管理中心副主任马浩元说他们事后又推出了3个手段加强监控。“完善管理办法,明确职责;加强事前、事后、事中管理,管办分离;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做好对账工作,接受检查。” ~bw=;xF{3  
kJCeQK:W  
  黄还表示,在该投资遇险之后,“我们举一反三,排查看有无其他投资”。 jK{ qw  
K d{o/R  
  上海房地局声称,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除了上述3亿元投资外,其余所有资金全在银行作存款处理。
顶端 Posted: 2007-05-20 10:35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蓝调粤语 » 股金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