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xative 
级别: 新人

[353]

精华:
0
发帖: 439
威望: 0 点
银纸: 1211 蚊
贡献值: 0 点
福气: 0 点
在线时间:68(小时)
注册时间:2011-04-03
最后登录:2015-12-17
|
此次危机为何不同于2008年?
0
引诱华尔街银行家和投资者走上歧途的是相似的事件:2011年是2008年的重演,金融动荡的历史在一个没有尽头的循环中周而复始。 @szr '&\%A L}\~) 正如过去的这个周末,一位大型基金的经理一边走进办公室为一个动荡的周一做准备,一边暗自低语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几乎令人作呕。 l&oc/$&|[ i4H,Ggb 那些把2011年看作“2008年续集”的人如今恰恰遭遇了自己的“雷曼时刻”。只要把上周五标准普尔(Standard&Poor’s)对美国信用评级历史性的下调换成2008年9月投行雷曼兄弟的崩塌,砰!难以想象的事情发生了,你得到了雷曼事件的翻版,而且令全球市场惊慌不已。 \TnRn(Kw F7 IZ;4cp 他们在最后一点上说对了。周一投资者看起来明显惊慌不已,亚洲和欧洲股市大幅下挫,道琼斯指数暴跌643.76点,跌幅超过5%。 Q+a"Z^Z| 0*XCAnJ^_ 不过,仅仅是市场动荡并不足以证明历史在重演。 OO*2>Qy~z p~f=0K 借用一下常被用作投资泡沫借口的一句话,这次是不同的,那些透过2008年棱镜看待现在的问题的银行家、投资者和公司高管可能错误地估计了全球经济面对的问题。 >S'IrnH'! x f<wM]& 三年前的金融危机与这次有三个根本不同点。 C9L_`[9DO D'<'"kUd 让我们从最明显的说起:两次危机的起因完全不同。 QI*<MF,1 1AAOg+Y@U" 上次的危机是由下向上扩散的。危机开始于过于乐观的买房人,然后沿着华尔街的证券化机器向上,在信用评级公司的推波助澜之下,最终影响到了全球经济。那次是金融业的崩溃导致了衰退。 0UOjk.~b oJe`]_XZ 与之相反,这次的困境却是一个由上而下的过程。全球政府难以刺激本国经济、保持良好的财政状况,他们渐渐失去了企业和金融界的信任。 _q=ua;I& p}K.-S`MQ 这进而导致私营部门支出和投资的锐减,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造成失业率居高不下和经济增长乏力。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和银行是受害者,而不是始作俑者。 oxXCf%! R(on[g_1 第二点不同或许是最重要的:在2007-2008年的危机前,金融公司和家庭一直享受着毫不费力就获得的大量信贷。 <db>~@;X! `PS>"-AY2 当泡沫破裂时,随之而来的急速去杠杆过程造成了大规模的衰退性冲击。 9s&Tv&%VN B<oBo&uA 这次,问题恰恰相反。经济低迷促使公司和个人将钱存起来、避开负债,造成消费和投资增长乏力。 ^vha4<'-qG LZ<^b6Dxk 最后一点不同是前两点不同的一个直接结果。鉴于2008年金融灾难的成因,当时有一个简单但痛苦的解决方法:政府不得不介入,以通过低利率、银行救助和向经济中注入现金提供大量流动性。 12
HE= SkyX\& 当时,一位美联储(FederalReserve)官员称这种方法为“速战速决”(译者:shockandawe,军事用语,如伊拉克战争。)另外一名官员则一言蔽之:我们要为每样东西提供最终支持。 hD9b2KZv 3H,?ZFFGz 实施这项政策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全球各国政府共向金融系统注入了约1万亿美元。对于那些不得不为别人的过错而买单的纳税人来说,这也并不公平。但无论如何,该政策最终还是成功避免了一场全球大萧条。 J/B`c(
Ri;_
8v[H| 不过,如今的议事日程上并没有这种应对策略。当前的问题并不是由缺乏流动性(例如,美国企业目前坐拥创纪录的现金储备)或杠杆率过高引起的。企业和个人的资产负债表上不再负债累累。 M3Oqto<8" *=(vIm[KL 真正的问题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彼此之间以及对政府是否有能力推动经济增长缺乏长期信任。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