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刺客列傳》魚腸劍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无名小卒
级别: 普通人

多谢发贴的人[1693]

 《刺客列傳》魚腸劍

0
《刺客列傳》魚腸劍 q)H 1pwxD  
lzw3=H  
  在中國上古(亦稱高古,包括夏商週三朝)兵器史中,有兩把長不盈尺、貌不驚人的短劍,在重大歷史事件中扮演過主要角色。雖歷兩千余載歷史風煙,形容依稀,但美名至今猶存,赫赫在耳、歷久彌新。 ul%h@=n  
[A}rbD K  
  其中一把是春秋晚期“魚腸劍”,它曾在吳國的宮廷政變中改變了歷史,幫助公子光奪取政權,成為吳王闔閭——春秋晚期著名軍事霸主,開創吳國輝煌史;一把是戰國晚期的“徐夫人匕首”,它曾在燕國太子丹派遣的上卿荊軻行刺秦王時“圖窮匕見”,險些改變中國歷史的進程。 }X x(^Zh  
G+B~Ix-  
  魚腸劍與專諸刺王僚史實是發生在春秋晚期的真實歷史故事,記載于《史記》(西漢·司馬遷著)卷八十六《刺客列傳》。故事的主要角色是吳國壯士專諸、楚國大將伍子胥、吳國公子光(即後來的吳王闔閭)、吳王僚和一把傳奇的小型越國寶劍。 JdIlWJY  
WZOY)>K  
  《史記·刺客列傳》中並未直言這把寶劍之名,僅以“匕”稱之;而成書年代略晚的方志史書《越絕書》(東漢·袁康、吳平編撰),已明確指稱此劍名曰“魚腸劍”。 /9o!*K  
I1[g&9,  
  壯士專諸,是吳國堂邑人。楚國大將伍子胥(名伍員,字子胥),因父親伍奢、兄長伍尚皆被楚平王枉殺,帶著血海深仇逃離楚國來到吳國,在市井流落期間結識了專諸,知道專諸有本領。 >fH=DOz$&  
a QI^^$9g  
  伍子胥晉見了當時的吳王僚,用攻打楚國的好處勸說吳王出兵。這時吳王僚的堂兄公子光說:“那個伍員,父親、哥哥都是被楚王所殺,所以伍員才講攻打楚國,他這是為了報自己的私仇,並不是替我們吳國打算。”聽了此話,吳王便不再議伐楚之事。 o]nw0q?  
^w]/  
  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打算殺掉吳王僚,暗自思量:“公子光有在國內奪取王位的企圖,現在還不能勸說他向國外出兵。應當先幫助公子光繼承王位。”於是就把專諸推薦給公子光。 <%xS{!'}  
F+E|r6'i  
  公子光的父親是吳王諸樊。諸樊有三個弟弟:按兄弟次序排,大弟弟叫余祭,二弟弟叫夷,最小的弟弟叫季子札。諸樊知道季子札賢明,就不立太子,想依照兄弟的次序把王位傳遞下去,最後好把國君的位子傳給季子札。諸樊死去以後王位傳給了余祭。余祭死後,傳給夷。夷死後本當傳給季子札,季子札卻逃避不肯立為國君,吳國人就擁立夷的兒子僚為國君。                                                                                                                                                                                                                   公子光說:“如果按兄弟的次序,季子札當立;如果一定要傳給兒子的話,那麼我才是真正的嫡子,應當立我為君。”所以他常秘密地供養一些有婷@@悛漱H,以便靠他們的幫助取得王位。 T+N|R  
2H.654  
  公子光得到專諸以後,像對待上賓一樣。吳王僚九年,楚平王死。這年春天,吳王僚想趁著楚國辦喪事的時候,派他的兩個弟弟公子蓋余、屬庸率領軍隊包圍楚國的譖城,派延陵季子到晉國,用以觀察各諸侯國的動靜。楚國出動軍隊,斷絕了吳將蓋余、屬庸的後路,吳國軍隊不能歸。 763+uFx^  
r]OK$Ql  
  這時公子光對專諸說:“這個機會不能失掉,不去爭取,哪會獲得!況且我是真正的繼承人,應當立為國君,季子札即使回來,也不會廢掉我。”專諸說:“僚是可以殺掉的。母老子弱,兩個弟弟帶著軍隊攻打楚國,楚國軍隊斷絕了他們的後路。當前吳軍在外被楚國圍困,而國內沒有正直敢言的忠臣,王僚還能把我們怎麼樣呢?”公子光以頭叩地說:“我公子光的身體,也就是您的身體,您身後的事都由我負責了。” Yvn\x ph3  
XU+<?%u}z  
  這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鎧甲的武士,備辦酒席宴請吳王僚。王僚派出衛隊,從王宮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裏,門戶、臺階兩旁,都是王僚的親信。夾道站立的侍衛,都舉著長鈹(注:“鈹”是裝上了長柄的短劍,如同矛)。 lKEkXO  
,J`'Y+7 W  
  喝酒喝到酣暢時,公子光假裝足疾發作,退席進入地下室,讓專諸把匕首(即“魚腸劍”,是鑄劍大師歐冶子親手所鑄五大名劍中的兩把小型寶劍之一)放到烤魚的肚子裏,然後把魚進獻上去。 )c l5B{1P  
Lh.`C7]  
  到僚跟前,專諸掰開魚,趁勢用魚腸劍刺殺吳王僚(注:東漢趙曄著《吳越春秋》雲,專諸一劍穿透了吳王僚身上保護著胸膛的三層重甲、“貫甲達背”,此或為演義之說),吳王僚當場斃命。他的侍衛人員也殺死了專諸,吳王僚手下的眾人此時混亂不堪。公子光趁機放出埋伏的武士,誅殺了吳王僚的部下。 S1D@vnZ3O\  
JG9`h#  
  剪除了吳王僚,公子光自立為國君,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吳王闔閭。闔閭於是封專諸的兒子為上卿。將魚腸劍函封,永不再用。 Vmzb ZTup  
]f]<4HD=i  
  闔閭二字是兩扇門——闔是閉著,《易經》中說,一闔一辟為之變,辟也就是開;而閭是通向里巷,也就是通向鄰里、市井。前者是藏,後者不僅是開,而且是聚攏。 mxb06u _  
n}s~+USZX  
  闔閭共得到越國獻他的寶劍三把:魚腸劍逆理不順,臣以殺君,子以殺父,所以用來殺了前吳王。磐郢劍是不法之物,對主人不親,所以被他女兒用以自殺。第三把湛廬劍集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可臨陣拒敵,但主人如有逆理之謀就會自動離去。在《吳越春秋》中,它就自動出鞘而去,從水面掠過而至楚昭王的枕邊。 h3T9"w[  
"V&+7" Q  
  闔閭當了19年吳王。掌權時間最長的吳王是第一任壽夢,25年;第二位是他兒子夫差,20年,比他多一年。 l>Ub!^;  
)lJao  
  闔閭死於西元前496年。西元前497年越王允常死,勾踐即位,闔閭想趁亂滅越國。雙方決戰於越國的檇李,古地名也有詩意,檇李本是一種李子的名稱,在今嘉興西南。《春秋左傳》中記載,勾踐因怕吳軍齊整而將死囚編為三行敢死隊,以劍自刎,喊道:“二君有治,臣好旗鼓,不敏于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歸死”,擾吳軍心而致吳軍大敗。靈姑浮“以戈擊闔閭,闔閭傷將指”,還撿到了他的一隻鞋。“將指”就是大腳指。但傷到腳趾怎麼就死了呢?《春秋左傳》中沒有記載,只說他“卒于陘,去檇李七里”。陘是山脈中斷的地方。
顶端 Posted: 2007-05-20 03:36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蓝调粤语 » 侦灵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