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汉族服饰】汉族早就无了!!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branca
级别: 新人

多谢发贴的人[23]

 【汉族服饰】汉族早就无了!!

0
【汉族服饰】--转自百度百科
    汉民族有自己悠久华美的服饰,即汉服。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延续到甲申之难(1644年)。1644年清军入关后,建立了以满族为核心的高度集权政府。满清统治者下令全国剃发易服,引起全国性的愤怒、不满及武装抵抗,随后满清王朝进行武力血腥镇压与屠杀,汉服逐渐消亡,而汉族也随之消亡。

    1683年,清军入台湾,灭郑成功余部,从此汉服从华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彻底消亡。在经历满清两百多年的统治后,今日的汉族逐渐忘记了自己曾经拥有的华美衣裳,成了世界上惟一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古老民族。今天人们看到的“唐装”和旗袍、长衫马褂都不是汉族的民族服饰,而是满族的民族服饰或改良。值得欣慰的是,今天,越来越多的汉族人民又自豪的穿起了自己的美丽服饰,这场民间自发兴起的复兴汉民族服饰的运动,通常被称为“汉服运动”。

粤方言

  广东话是以广州话为代表,主要用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人中间。粤语声调非常复杂,广州话有9个声调。同时也是保留中古汉语特征较完整,包含p,t,k,m,n,ng六种辅音韵尾。粤语内部的分歧不大。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站汉族总人口的5%。
[ 此贴被branca在2008-01-30 16:57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银纸:-1 | 操作人: hxw520 | 理由: 如果是转贴而未注明, 一律扣20分, 比一次机会你, 改好后可通知我补分
  • 顶端 Posted: 2008-01-30 16:37 | [楼 主]
    branca
    级别: 新人

    多谢发贴的人[23]

     

    五胡乱华
    【简介】
    五胡乱华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多个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而造成与汉族政权对峙的时期。又称永嘉之乱或五胡十六国。

    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少数民族。

    【五胡乱华的起因】

    汉朝以来,就有胡人不断向中原内地迁徙,逐渐盘踞中国北部地区,势力不断壮大。到西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渭二水流域,对晋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在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长期以来受到压迫的胡人趁机起兵作乱,整个中原地区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长达130多年的分裂割据、互相混战的动荡时期。

    【造成的影响】

    永嘉之乱以后,中国北方长期陷于战乱,晋室政权流亡南方,建立了东晋。原先在中原地区的知识分子、农民、手工业者、商贾等也纷纷逃亡到南方,他们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掌,使江南地区日渐富庶和繁华,最终取代中原而成为全国的重心。迁到南方的中原部族与当地的人民和百越各族相融合,形成了一种饱含江南特质的新兴文化;而在北方取得了政权的胡族,在文化上被逐渐汉化,胡族和汉族的隔阂逐渐消融。这一时期,是华夏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作为在中原具有绝对文化统治地位的汉族同样吸取了其他各民族的文化精髓,为隋唐时期的高度繁荣,注入了文化基因。

    【胡人的***】

    入塞胡族中,羯、白匈奴、丁零、铁弗、卢水胡、鲜卑、九大石胡等部落,这些来自蛮荒之域的野蛮胡族还保留着原始的食人兽性,其中以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

    公元304年,慕容鲜卑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慕容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易水为之断流。

    史书记载羯族军队行军作战从不携带粮草,专门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称之为“双脚羊”,意思是用两只脚走路像绵羊一样驱赶的***隶和牲畜,夜间供士兵奸淫,白天则宰杀烹食。

    在羯族建立的羯赵政权统治下,曾经建立了雄秦盛汉的汉民族已经到了灭族的边缘。

    到冉闵灭羯赵的时候,中原汉人大概只剩下400万(西晋人口2000万),冉闵解放邺都后一次解救被掳掠的汉族女子就达二十万。

    这些汉族女子是被羯族人当作“双脚羊”来饲养的家畜,随时随地被奸淫,也可能随时随地被宰杀烹食。有五万多少女这时虽被解放,但也无家可归,被冉闵收留。后来冉闵被慕容鲜卑击败,邺城被占。这五万名少女又全部落入食人恶魔慕容鲜卑的手中。慕容鲜卑奸淫污辱,又把这五万名刚刚脱离羯族魔爪的可怜少女充作军粮。一个冬天就吃了个干净。邺城城外这五万名少女的碎骨残骸堆成了小山。
    由于北方与南方长期隔绝,胡人受汉文化影响相对较小,北方文化经济文明发展缓慢,一般处于未开化的愚昧状态,这些吃人记载的大部分是真实的。后来的很多关于饥荒和叛军流民吃人的记载正是由此而来。
    [ 此贴被branca在2008-01-30 16:59重新编辑 ]
    顶端 Posted: 2008-01-30 16:38 | 1 楼
    branca
    级别: 新人

    多谢发贴的人[23]

     

    鲜卑乃满族前身~~~现在也是满族的天下。。唉~~~~~
    顶端 Posted: 2008-01-30 16:47 | 2 楼
    branca
    级别: 新人

    多谢发贴的人[23]

     

    回忆我们国父说的话~~~~孙中山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革命家,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之一,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人;孙文流亡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后人惯以中山先生相称。
     1895年2月21日(正月二十七日),兴中会总会在香港成立,与会者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兴中会选出杨衢云为会办(当时称为伯理玺德天,即 President),孙为秘书。3月16日(二月二十日)首次干部会议决定先攻取广州为根据地,并采用陆皓东所设计之青天白日旗为起义军旗,即分工展开各种活动,孙中山主持前方发难任务,衢云主持后方支援工作。
      清末的革命团体普遍只有松散的组织,多数革命起义事实上并非直接由孙中山所领导,而是由黄兴筹划与统帅,时人也多将孙黄两人并列。至于革命党内,认同黄为实际领导革命的党人也不在少数。可惜的是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后,黄的人马被逐渐排除在中国国民党之外,黄的贡献则长期遭到忽视,直到1990年代才重新受到两岸三地重视。孙中山【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生涯中,因固执以至与同志反目。例如同盟会时代之章太炎、中华革命党时之黄兴,皆曾为孙之股肱,而后来反目不相往来。此外,孙对革命的奉献也许很大,但未必如官方所说般远远超过其他革命人士的贡献。但不可否认孙中山在倡导革命思想,组织、领导革命团体都是处于领导者的地位。孙中山为推翻帝制所付出的牺牲与贡献也为多数人所认同。
      一些人认为,孙中山在民国建立以后,有多次作为未能贯彻民主、自由、法治等精神,例如:二次革命时力主使用武力使中国出现分裂。当时宋案未有证据证明是袁世凯指使,袁黄也力主有司法途径解决。惟孙文一口咬定袁为元凶,指非用武力不可,从此开展了民国多次内战的先河;护法战争时召开非常国会的合法性;组织中华革命党采行秘密会党形式,皆存在曲解、损害民主及法治的表现。“凡于革命军未起义之前进党者,名为首义党员;凡于革命军起义之后、革命政府成立以前进党者,名为协助党员;凡于革命政府成立之后进党者,名为普通党员。”“革命成功之日,首义党员悉隶为元勋公民,得一切参政、执政之优先权利;协助党员得隶为有功公民,能得选举及被选举权利;普通党员得隶为先进公民,享有选举权利。”“凡非党员在革命时期之内不得有公民资格。”诸如此类的规定,充斥著整个党章。而后孙中山因为不满西方列强不支持其广州政权,党内实行集权之外,转向师法列宁俄国,推动联俄容共,国民党组织机构采行列宁式体制,遭到党内【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右派与党外西化民主派颇多批评。孙中山逝世时有三份遗嘱,其中一份遗嘱乃是致函苏联。中国国民党也曾于第一次代表大会后,甚至考虑国民党加入共产国际,只是未为莫斯科同意。
     
    另有一些研究认为孙中山对日本的态度有权宜投机的嫌疑。孙中山为换取日本支援革命,曾主张把中国东北,也就是满族的发源地——满洲,让给日本。此种看法与内地十八省“驱除鞑虏”后放弃满蒙西藏的情绪相契。(革命党在长江中游等地使用之旗帜即为十八星旗)然而此类主张虽然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革命组织中相当普通。孙中山为讨袁,企图争取日本反袁。曾在致日本有司小池张造私函中提出与二十一条相匹敌之不利条件。孙中山革命时期曾颇受日本友人资助,流亡时也曾避居日本。建立共和后企图推动中日合作,曾首先提出大亚洲主义,成为日本大东亚战争的思想根源之一。惟此一战略后来不受日本日趋激进的扩张派势力欢迎,孙中山转向俄国。
      但许多学者同意,当其时之中国落后,几不具备对外进行平等互利外交的谈判资本,许多权宜之计实为不得已的作为。历史上例如李鸿章的中俄密约,重庆与延安对德苏互不侵犯、雅尔塔协定、苏日中立友好条约、外蒙古争议性的公投独立等等的沈默,国民政府为求美国支援的让步,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保证苏联支援的让步,皆为类似案例。
    顶端 Posted: 2008-01-30 16:51 | 3 楼
    小加菲
    唔知有冇人見到我呢?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级别: 论坛版主

    多谢发贴的人[10670]

     

    嘩…眼都花

    2009年1月28日!!

    本人管理的范围:粤讲粤出色、手機相關!!
    顶端 Posted: 2008-01-30 16:53 | 4 楼
    spica
    Os quiero para siempre.
    级别: 论坛版主

    多谢发贴的人[3191]

     

    好無聊!
    歡迎光臨我的店鋪: http://shop57054641.taobao.com/
    顶端 Posted: 2008-01-30 16:57 | 5 楼
    branca
    级别: 新人

    多谢发贴的人[23]

     

    無聊系無聊左D,不过好有意义嘎
    顶端 Posted: 2008-01-30 17:01 | 6 楼
    ThxCoolTide
    Andy-XHC
    特殊贡献奖
    级别: 强的不是人

    多谢发贴的人[5161]

     

    怀念孙中山~!

    【講狞·蟑】出品,必定無品~!

    迎亚运阻街扑街扰民铺张浪费贪污腐败洗钱政绩面子民怨工程。
    提倡低碳生活:“官,钻石级别石墨享受 VS 民,无碳用。”





    俗語話:靚仔無本心~!所以,我份人好專一噶~!
    俗語又話:男人唔壞,女人唔愛~!所以,我都無人愛~!
    顶端 Posted: 2008-01-30 17:26 | 7 楼
    月亮是我k彎
    我唔系酱爆
    级别: 普通人

    多谢发贴的人[142]

     

    尼中类型既贴好少见哦
    ︷给我зо秒゛.︵.嘴完我就跑
    顶端 Posted: 2008-01-31 11:45 | 8 楼
    肥牛肉
    信望愛
    级别: 普通人

    多谢发贴的人[14159]

     

    是否漢族不重要,因嚴格嚟講李世民都唔算漢族人.
    I see,I go,I conquer.
    顶端 Posted: 2008-01-31 11:51 | 9 楼
    肥牛肉
    信望愛
    级别: 普通人

    多谢发贴的人[14159]

     

    [quote]引用第9楼肥牛肉2008-01-31 11:51发表的:
    對國家各個民族好就係好政權.
    I see,I go,I conquer.
    顶端 Posted: 2008-01-31 11:53 | 10 楼
    喜力
    级别: 普通人

    多谢发贴的人[653]

     

    秦始皇都唔喺漢人..
    顶端 Posted: 2008-01-31 12:33 | 11 楼
    mirror1985
    纯情的男仔最痛
    级别: 普通人

    多谢发贴的人[354]

     

    中华人民大团结
    我依家净系知道中国人
    顶端 Posted: 2008-01-31 14:14 | 12 楼
    branca
    级别: 新人

    多谢发贴的人[23]

     

    你们有无搞错啊~~~为什么说秦始皇、李世民不是汉人啊。。。连时代都搞不清楚就吹!
    后晋是什么时候啊,你们自己查啊。
    顶端 Posted: 2008-02-02 16:39 | 13 楼
    Mc.大醜醜
    寂寞空虛。
    级别: 强的不是人

    多谢发贴的人[6997]

     



    我净系知粤语系广东省内都分好多种...

    .....................
    顶端 Posted: 2008-02-02 18:36 | 14 楼
    bennypower
    齐来力撑粤语
    级别: 论坛版主

    多谢发贴的人[6600]

     

    但我覺得秦始皇、李世民唔識講粵語落...可能連國語都未必正統。帶點地方鄉音,中國人最好唔好搞分化,能團結的講粵語或國語都冇所謂。
    本人管理範圍:戀愛方程式及BBS版務


    毛主席语录第38章 第5节第27句: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

    Fuck His Mom! Hit The Hard!
    顶端 Posted: 2008-02-02 19:01 | 15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蓝调粤语 » 粤语吹吹吹水区



    Total 0.031172(s) query 6, Time now is:11-22 20:36, Gzip enabled 粤ICP备06028238号
    Powered by v6.3.2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