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X-mkF %j
'_I\ 原油涨价导致的成品油价格上调,不可避免地对出租车行业形成巨大的冲击。数据显示,上海全市平均每辆出租车每天行驶约350公里,以每100公里耗11升汽油计算,此次汽油涨价后,司机平均每天要多支出15元。一些地方开始热议出租车再次提价的问题。那么,有关部门应该采取哪种方式来消解油价冲击波?是提高运价、增加补贴还是削减“份钱”?
p^=>N9 ct,Iu+HJ “份钱”——出租车司机每月上缴公司的指标费,再次成为议论焦点。提运价还是减“份子钱”的争论背后,是出租公司、司机、乘客之间该形成怎样的油价风险分摊机制。
< C{-ph
l?_h(Cq< 每逢油价上涨,有关部门总是采取涨价的方式,将油价上涨成本转嫁给乘客,而出租车的“份钱”却一直雷打不动。无论是出租车司机还是民众,都不希望通过涨价来消化油价上涨压力。因为油价上涨,可能促使部分乘客改成地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导致客流量减少,进而影响其收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