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数据出炉 重大变局将现?
0
敏感数据出炉 重大变局将现? BK.RYS
N $BOIa RS7J~Q [前言]周四显得很平静,窄幅震荡最终收出一根阴十字星,成交量再次呈现萎缩态势,上海市场刚好600亿出头,指数依然压制在60日均线下,不过5日均线、10日均线以及20日均线都已经在不经意中站上去了,而且5日均线与10日均线有往上翘跟更长期均线形成金叉的趋势,可以说,虽然市场整体近期表现不尽人意,但技术上的指标却有点默默地往积极发向发展的味道,毕竟目前市场没有再下一个大台阶,本质上就是一种酝酿着一些事情发生的前兆。 .4=A:9 (一)大势分析 NL"w#kTc() 敏感数据公布 能否引发变局? s6oIj$ 国家统计局19日上午发布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CPI同比上涨了3.2%,其中6月份CPI同比上涨了4.4%。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1.5%。消息发布后股指一度跳水,但随着地产股和金融股的发力,两市股指止跌回稳。 w#sP5qKv8 在当前众多重要数据陆续公布的敏感时刻,市场短期走势到底如何演化?在这里有必要对CPI数据公布后的市场变局进行深入探讨。 S~ y.>X3"P 什么是CPI指数? f
a/p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若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升幅过高往往不被市场欢迎。当CPI>3%的增幅时称为INFLATION,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称为SERIES INFLATION,即严重的通货膨胀。 L\t!)X-4 CPI数据公布后市场最有可能出现变局走势 4DGKZh'm" 对于CPI数据过热市场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预期,CPI数据公布只所以能够对市场短期走势产生重要影响,关键在于过热的CPI数据公布之后,国家会采取什么调控措施,这才是CPI数据公布之后影响市场变局最核心的要素。 y8|}bd<Sr 第一,如果国家仅采取加息或者降低利息税之其中一种的调控措施,那么,应该说小于市场普遍预期两者同时出台的调控措施,会产生短期利空出尽成利好。调控措施出台时的市场低开则成为短期买点,股指将会产生短线反弹,向4000点以上展开攻击。 &{x`K4N
第二,如果国家在采取加息和降低利息税调控措施的同时,配套出台单边征收印花税等利好护盘措施,则调控措施与预期相同,但利好护盘超出投资者预期,投资者作多信心会受到鼓舞,会有部分场外观望资金重新入场。市场短期有望向上突破,低价超跌股会展开短期较有力度的反弹,绩优蓝筹股有望展开中报业绩浪行情,市场的稳定对中大盘新股的回归发行是较为有利的。这种情况可能最有利于市场阶段性稳定,也是市场各方面参与者能共同实现多赢的一种局面。 l-'\E6grdH 第三,如果国家在采取加息和者降低利息税之外,又针对一些过热行业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比如近阶段一些行业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有色金属行业资源税的上调,一些上市公司业绩或多或少将会受到一定消极影响,会影响到一些局部行业个股的走势。如果这些个股属于蓝筹行业,又或者对市场走势有重要影响的权重股,那么,这种行业调控措施的出台,也会对大盘走势产生重要消极影响。 tqU8>d0^ 综合来看,CPI数据的公布及随后可能出台的调控措施,还是将对短期市场走势产生重要影响;从中期角度看,7月份市场继续在3400点至4335点之间做大箱体运行的格局仍将延续。对于这种横向缩量震荡走势,首先要盯住成交量变化情况,也即在一个资金推动型的牛市中,如果没有成交量地放大推动,牛市新一轮上涨只能是无米之炊。也即有量才能打破市场的盘局,才能有行情、有机会;无量市场更多时候只能是盘整,有机会也往往是局部机会和小机会,个股行情的可操作性、可参与往往不强。在操作上可密切关注成交量变化情况,进而决定是进是出,以及仓位大小的调整。其次,把握好箱体运行的箱底和箱顶区域,耐心进行高抛低吸的阶段性操作,适当降低成本,增加一定收益。 ^;EwZwH[ 敏感数据公布后我们如何应对 H|cxy?iJ
经过近期的反复震荡,市场已经逐步消化了上半年经济数据高速运行可能带来的紧缩措施,无论是加息、减免利息税还是发行特别国债,市场已经在心理上有所准备。由于尚存在扩容等压力,虽然现在还很难判断经济数据的公布会否带来利空出尽效应,但宏观调控对于市场压力显然在逐步减轻。 FJB
/tg 无论在怎样的市场环境中,关键的仍然是股票的选择问题。今年的前五个月,在低价股、题材股等中小板块主导的市场上涨气氛中,许多中小投资者都通过"消息"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但是在5月30日后,驱动股票市场行情上涨的因素发生改变,开始从题材股、低价股向真正具备价值支撑的权重股以及蓝筹股转移,这也将成为今后市场运行的一个主流,即投资者不仅要靠"消息",更为重要的是靠对于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分析,即对于个股成长性的分析上选择具有投资潜力的个股。 EmV Z
qW 由于A股与H股的价差在不断的缩小,估值压力在自然减弱,寻找在调整中被殃及的蓝筹品种建仓将是短期的一个选择。没有实质性重组和资产注入的垃圾股、题材股将遭到投资者抛弃,而那些主导中国经济增长并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绩优蓝筹股会在下半年行情中整体跑赢大市。(精业胜龙) _b[Pk;8}j; 又一次决战信号或许就在不远处 W6yz/{Rf 周四显得很平静,窄幅震荡最终收出一根阴十字星,成交量再次呈现萎缩态势,上海市场刚好600亿出头,指数依然压制在60日均线下,不过5日均线、10日均线以及20日均线都已经在不经意中站上去了,而且5日均线与10日均线有往上翘跟更长期均线形成金叉的趋势,可以说,虽然市场整体近期表现不尽人意,但技术上的指标却有点默默地往积极发向发展的味道,毕竟目前市场没有再下一个大台阶,本质上就是一种酝酿着一些事情发生的前兆。 `u8=~]rblj 权重品种在今天基本上都是进入一种震荡整理的态势,没有特别突出的品种,最为突出的也是如工商银行与长江电力等,收出带一定上影的实体小阳线,显得很平淡。不过,综合近几天的走势来看,部分如工商银行与长江电力等,可以发现,三连阳的格局已经悄然形成,如果说没有一定资金在里面做点文章的话,显然并不现实,三连阳后是什么?这是很关键的。目前权重品种最欠缺的就是比较有力度的爆发走势,目前部分品种的三连阳态势是否是为接下来更猛烈的上攻做的蓄势动作呢?不妨继续跟进,答案应该不会太久就会浮出水面的了。 >LFj@YW_) 非权重品种依然没有实质性的热点,不过,部分品种走出了较为瞩目的走势,如过去的老牌网络科技龙头品种的上海梅林,在四个交易日里,走出了三个涨停板,确实有点叹为观止,有点象前期菲达环保突然爆发,最后带动整个环保板块的味道。目前市场很缺少一些热点,如果做多主力在科技网络板块里去做文章的话,可以肯定的是,效果会比在环保板块里做文章对市场的刺激作用大得多,只不过,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整体还不是很清晰,更多的是一种个股行情,热点能否真正崛起,关键还是要看接下来一个板块里是否有大面积爆发的态势,一旦如此,那么,目前市场需要的热点也就产生了,得进一步观察! mZ#IP 明天就是本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了,会如何走很大程度上也将会影响到下周的走势,周四是陷入了平静的态势,周五是否延续这样的态势呢,让多空双方又一次决战的日子推迟到下周呢?在我看来,一切都依然要看成交量,上海成交量再次上千亿的时候,有一次决战或许才会真正拉开序幕,平静的时候就耐心等待吧,该来的肯定会来的!(吴国平) T%2%*oa
t`x_@pr /5:qS\Zl &([yI>% \@j3/!=,n% 今天大盘调整的性质是什么? XP@&I[J3sI 今天初步公布了六月的经济数据,GDP是11.5%,CPI是4.4%。显示经济明显过热。受此数据影响,今天大盘没有继续前二天的上升趋势,而是走出了震荡调整的行情。全天上证指数在六十点(约1.5%)之间震荡,深成指也是在不到二百点之间震荡。全天上证指数下跌了17点,跌幅是0.44%,深成指下跌了50点,跌幅是0.39%。 Z^yn
S 今天大盘的下跌是什么性质呢,是新一轮下跌的开始,还是前几天上升趋势的中途性调整? R)
GDs
gXy 从基本面、政策面看,今天的下跌应该是新一轮下跌的开始,从盘面看,情况又不象想象的那样差。后市走势应该是不断下跌的,当然我们也会不断观察盘面走势。 gL wNHS 一、今天大盘走出了窄幅震荡调整的局面。 .wuRT>4G)G 今天大盘没有继续前二天的上升趋势,而是走出了震荡调整的行情。全天上证指数在六十点《月1。5%》之间震荡,深成指也是在不到二百点之间震荡。尽管今天已经基本公布了六月份的经济数据,并且这些数据显示经济明显过。可以预见,一系列的宏观控制措施将陆续出台。市场对后市预测比较差。但,大盘全天跌幅不大。全天上证指数下跌了17点,跌幅是0.44%,深成指下跌了50点,跌幅是0.39%。 \Xg`@JrTM 昨天表现出色的地产板块、银行板块,今天都步入了调整,而前几天表现不好的券商板块今天略有表现。 RgVg~?A@ 二、从基本面看,后市走势并不乐观。 '/F~vSQsR 从今天公布的经济数据看,后市走势并不乐观。 jx];=IC3tt 其一、今天公布的经济数据反映了目前经济存在比较明显的过热。 %U&
ztvR0C 其二、可以预期国家将会出台一系列对经济降温的措施,包括加息、减利息税、提高存款保证金率,以及其它的措施。 MPJ0>Ly 这将对股市形成很大的打击,使股市的资金面不断抽紧,上市公司的业绩将受到明显的影响。从而从基本面、政策面方面压制了大盘的上升动力,进一步迫使指数步入中期调整的格局中。 mp0!S
所以,大盘步入好几个月调整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朗了。 AyMbwCR"X 三、从盘面看,情况好象不是太悲观。 {?uswbk. 从盘面看,今天大盘在重大利空出台、影响下,只是走出了窄幅震荡的格局。从理论上分析,指数连续二天比较大幅上升后,尤其是上升的主热点又是比较容易受加息影响的地产板块、银行板块,是要有比较大幅下跌的。但现实并没有这样。 ^}hSsE 大盘比较明显出现该跌不跌的现象。这是我们在观察、分析后市的时候,必须注意的。 |Fzt|
\ 四、既重基本面、政策面,也注意盘面的走势。 &. "ltB 从理论上分析,我们是应该从基本面、政策面出发,分析、预测股市的。这也是最经典的股市分析理论。所以,从目前基本面、政策面看,我们原则上对中期的走势是看淡的,并且认为大盘很有可能步入中期调整的趋势中。 $K!6T 这也是我们主张比较大幅减磅的依据。 V5d|Lpm 当然,我们也会不断观察盘面的走势,随时观察市场走势。一旦发现市场走势有反常的,也会重新检验我们的判断。(广州万隆) `b[@GGv _jk+$`[9PL +L}R|ihkI NJ!}(=1|K D+Z,;XZ (二)后市板块牛股前瞻 P6 mDwR 资金流向与热点板块前瞻(7/19)
W o$UV 提要:今日两市的成交金额为966.9亿,和昨日相比减少263亿元,幅度为21%。今日市场窄幅震荡,成交再度低迷,上证指数涨0.44%,收在3913点。今日多方重点进攻的银行、房地产出现调整,而部分超跌的上海本地题材股、ST股表现活跃,如此态势加上低迷成交也反映了市场的弱势震荡格局未改变,调整的走势仍将继续。 !%G;
t$U=M 今日资金成交前四名依次是:房地产、银行、钢铁、有色金属。 ch0x*[N@ 资金净流入较大的板块:无。 ~ZRtNL9 后市中期热点板块是:新能源。 Z
,
98 短期热点板块是:中期利润大幅增加个股。 C3 (PI,, 1.钢铁板块:今日资金流入较大的个股有:宁夏恒力、抚顺特钢。 BlfW~l'mx 2.银行板块:今日资金流入较大的个股:无。 xh!aB6m8R 3.房地产板块:今日该板块资金流入较大的个股有:ST中房、海鸟发展、外高桥。 L(kW] 4.有色金属板块:今日该板块资金流入较大的个股有:宏达股份、锡业股份、中金黄金。 q62U+o9G 5.电力板块:今日该板块资金流入较大的个股有:皖能电力、通宝能源、国电电力、深南电A。 ]+AgXUrbOD 6.化工:今日该板块资金流入较大的个股有:皖维高新、华联控股、大成股份。 7e<\11uI]a 7.准金融:今日该板块资金流入较大的个股有:无。 M0uC0\'#P 8.煤炭消费燃料:今日该板块资金流入较大的个股:无。 X0%BE! 9.建筑农机重卡:今日该板块资金流入较大的个股:徐工科技、*ST 汇通、常林股份、香江控股、太原重工。 Z-z(SKL 10.纺织化纤:今日该板块资金流入较大的个股:江苏阳光。 AKKVd%
P( 11.参股期货:今日该板块资金流入较大的个股:无。 m\J"P'= 12.新能源:今日该板块资金流入较大的个股:湘电股份、风帆股份、长城电工。(广州万隆) 7e@Bkq0) {Gr"oO`&" V?z-Dt C 有色金属:资源税调整对上市公司影响有限 )yv~wi 事项: FGRG?d4?h 2007年7月17日,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网站转发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铅锌矿石等税目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的通知》称,根据铅锌矿石、铜矿石和钨矿石的市场价格以及生产经营情况,为进一步促进其合理开发利用,自2007年8月1日起,对三种矿产品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进行调整。 5~SBZYI
评论: ;?!pcv Ui 近10余年资源税沿革:缓征-94年1月起征-96年减征7月30%-06年1月取消减征-07年8月大幅加征 vjXCArS 93年12月底,政府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自94年1月起,对原先暂缓征收的有色金属矿产品开始征收资源税;06年7月起,政府规定对有色资源税减征30%;到06年1月,取消减征改为全额征收;目前出台的调整铅锌铜钨等矿产资源的税额,相对于之前的水平,相当于大幅度提高了资源税额。 8'mm<BV;sT 其中,铜矿的资源税的税额增加了300%以上,而铅锌矿的税额则上升了400%以上;增加最为显著的是钨矿的资源税,其升幅达到1300~1500%。 LfG$?<}hR 对上市公司而言,自产矿产量越多的公司,生产成本增加的绝对数越大 ;F>I+l_X 以下是国内相关上市公司的矿山等级数据(为1993年底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分类历史数据,我们未了解到当前最新的更新资料): /)xQ# yfX 由于有色金属矿产品的资源税根据矿石产量来征收,因此,在一定的矿石品位下,企业年度产出的金属量越大,则需要上缴的资源税绝对数额也就越大。 3a6 上市公司资源税的历史数据静态分析:加征虽有负面影响,但并未伤筋动骨 <e' l"3+9( 从2006年各公司年报中可获得的资源税数据来看,各个公司的税额相差很大,并不能与各公司自产矿的金属量成线性关系,我们认为,这与资源税以原矿产量为征税的基数存在关系,其原因在于,各个公司的矿山品位存在较大差异,矿山等级不同,采矿的入选品位也存在差异,从而造成相同的征税标准之下,税额数据的不可比。另外,资源税数据披露的不全面也影响到对比分析。 =zKbvwe%X 为了便于比较,生产铅锌矿石的上市公司,宏达股份的资源税数据存在异常,驰宏锌锗的数据缺失,我们基本上以中金岭南为基准;铜类公司我们参照江西铜业和铜都铜业的历史数据。下表是我们假设07年上市公司的矿产金属量不变的情况下资源税上调对公司每股毛利影响的粗略计算结果: IHf#P5y_ 经过计算,我们认为,由于原先的资源税本身基数低,因此,虽然此次调整之后大幅增加,但对相关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相当有限,尤其是在金属价格仍维持在较高位置的情况下,资源税占金属价值的比重微乎其微,无法构成对上市公司的重大负面影响。其中,由于06云南铜业和厦门钨业年基本没有矿产,未缴纳资源税,因此我们没有给出成本增加数据。 fn\&%`U 动态分析:由于国内仍属于精矿的卖方市场,矿山企业仍有可能通过矿价的上涨消化成本的抬升 Zq"wq[GCN 动态来看,由于我国有色金属精矿市场的短缺格局短期之内难以得到缓解,因此,资源税的提高有可能通过矿价的上涨得到消化,从而使得矿山的利润得以维持。 A/*h[N+2!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资源税的调整对上市公司的采矿业务的收益影响并不显著。(国信证券) {]:B80I;2 ^]?Yd )v ?nx
1{2[ =`BPGfCb 钢铁行业:政策加速蜕变 增持龙头股评级 Ix|^c268o< 不锈钢综合性能优越,在普通金属材料中消费增速最快。不锈钢由于耐腐、耐热、可塑、高强、美观、长寿、环保等优良性能而被广泛使用。长期来看,不锈钢平均消费增速是普碳钢平均消费增速的1.5倍。并且明显高于其他普通金属的消费增速。 -*&C
"%e 世界经济继续高速增长使得不锈钢的消费前景比较乐观。不锈钢周期性更为明显,对经济景气度的弹性很大。亚洲和俄罗斯是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不锈钢消费增长潜力巨大。未来两年世界经济继续高速增长,不锈钢需求继续保持旺盛。 tsqWnz=)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阶段,经济继续高速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是单位GDP不锈钢消耗最多的、增速最快的时期,我国至少需要15年才能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 R{Qvpd$y 我国不锈钢消费还有成倍的成长空间。对比已经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西方国家和亚洲日韩台地区,我国不锈钢消费量占全部钢材消费量的比例、人均不锈钢消费量、人均不锈钢存量都还有数倍的增长空间,因此长期看好我国不锈钢行业。 >oc&hT 我国不锈钢由进口替代走向出口导向是必然趋势。我国不锈钢质量提高很快,结构也较为合理。预计2007年进口160-170万吨不锈钢,仍是净进口,因此进口替代空间巨大。出口退税降低对不锈钢行业利润影响不大,难抑出口;但出口成本增加,如果控制好出口节奏,出口空间依然很大,有助于消化我国猛增的产能。 v`u>;S_ 镍价回落有利于不锈钢行业拓展被其挤占的利润空间。从历史看镍价高涨对不锈钢消费的影响不明显,但是却明显挤压厂商和消费者利益。由于节镍不锈钢比例增高,以及镍的供应增加,镍将在2007年底达到供需平衡。目前镍价已回落30%,我们预期中期会进一步下降。 T1~,.(# 政策促行业加速进入由量到质的蜕变过程。不锈钢行业在科学发展观、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出口政策和产量猛增等背景下加速进入质变和升华阶段。 ),+u>Os& 下半年不锈钢行业盈利能力仍将继续维持低位。产能增长较快、行业政策收紧、出口退税降低、原料库存风险、产品市场风险等将使不锈钢行业下半年继续维持较低的盈利能力。但行业自律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效果。我们认为2008年行业盈利状况将会有所改善,继续看好不锈钢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t M{U6k
太钢不锈的地位将日渐凸现,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在未来两年逐渐上升,给予2008年16倍动态市盈率。太钢不锈在原料、设备、技术、规模、产品和品牌上长期具有优势,这些优势在供给饱和时将更加凸现。我们预测2007-2009年公司每股业绩分别为1.23元、1.62元、1.76元,未来6个月的目标价位25.92元。 -` e`U%n 行业"增持",太钢不锈"买入"。从未来6个月趋势看,给予行业"增持"评级。太钢不锈2007年7月17日股价为18.94元,离我们6个月的目标价尚有36%的空间,给予"买入"评级。 >CPoeIHK 投资要点 9mH+Ol#( 1.支持我们投资评级的关键性理由 G@]|/kN1y 预计未来两年我国不锈钢产能利用率逐年上升。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展正酣,经济增长较快,这一阶段是单位GDP不锈钢消费量最大和增长最快的时期,这一过程至少还需要15年。不锈钢进口替代的潜力依然很大;如果控制好出口节奏则出口依然可以保持增长。因此我们对我国不锈钢产能的过剩状况并不特别担心。 lIL{*q( 不锈钢行业整体较为健康,集中度很高。 9w,u4q
镍价回归有利于不锈钢企业拓展被高价镍挤占的利润空间,行业自律协议也将有助于维持行业利润。 ~6:y@4&F 长期看,不锈钢行业的成长性是普碳钢的1.5倍,可以给予更高定价。 p`LPO 太钢不锈的不锈钢产能规模进入全球前三,具有较多的长期优势。集团给予公司的矿石优惠幅度相当于公司每股收益0.10元。太钢不锈普碳钢和不锈钢两类产品的盈利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太钢不锈150万吨不锈钢项目中的冷轧生产线投产后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在不锈钢行业出现干扰时,太钢不锈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Dhu8C( 2.由于2007年不锈钢行业处于多事之秋,第二、第三季度盈利能力可能会低于市场预期,因此我们认为太钢不锈未来也许有更好的买入时机。 de?lO;8 3.不确定因素 oq }Q2[.b 对不锈钢行业来说: vH9Gf 钢铁行业的调控政策出台频率和力度加大,而且很有可能继续出台利空策。后续政策和实际执行效果将影响我们对行业走势的判断。 >iB-gj}>X 国内不锈钢企业的协议减产效果以及后续行动尚待观察。 b'~IFNt*^ 镍价波动太大且较难预期,因此下半年镍价走势对行业和太钢不锈利润的影响较大。 (L6*#!Dt 对太钢不锈来说: AehkEN&H/t 由于一季度公司报表没有披露分产品收入和成本数据,因此我们对公司不锈钢和普碳钢产品的盈利能力分析是基于我们的数据推理而来。 @](\cT64i3 公司和集团的关联交易巨大。 Qz?r4kR 后续协议减产的力度和有效期将影响我们对公司产量和盈利能力的判断。 4 '-GcH 由于节镍型不锈钢与非节镍型不锈钢的价格差异很大,因此公司实际生产节镍型不锈钢的比例将影响我们对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预测。 jF%[.n[BU ;Cqjg.wkB N?;5%pG
< =D~RIt/D 1f`=U0 行业篇 {^n\
r^5 1.不锈钢行业周期性强,受经济景气度影响很大 GCEq3
^/ 1.1不锈钢的周期性更强 -#?p16qz5 1.1.1不锈钢的周期性完全服从钢铁行业 (
KxL*gB 作为钢铁行业的子行业,不锈钢完全服从钢铁行业的周期性,且不锈钢行业的周期性更为明显(图1、图2)。此外,我们可以看到,通常不锈钢行业更能够提前反映钢铁行业周期拐点的到来,这与不锈钢主要用于需求弹性较大的高档商品或投资品有关。 V2?&3Z)W 1.2不锈钢需求几乎只受经济景气度的影响 13T0"} 1.2.1不锈钢需求对经济景气度的弹性系数很大 -'!%\E;5 世界GDP与不锈钢消费增速趋同,但不锈钢波动很大(图5)。这是因为不锈钢主要用于高档商品或大额投资品,这些领域对经济景气度的灵敏度较大,造成不锈钢需求弹性系数较大(有研究认为不锈钢的需求弹性类似于高档化妆品)。从日本过去48年的经验看,无论其经济处于那个阶段,情况都是如此(图6)(用日本产量近似代替消费)。 xiPP&$mg 2006年全球不锈钢消耗了全部镍产量的69%(图8),镍占不锈钢总成本的80%(图9),因此不锈钢价格总是随镍价而动(图10)。但实际上,不锈钢价格(镍价)对需求的影响不明显,即弹性系数很小。我们认为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用户选择更为节镍的不锈钢品种,对不锈钢实际总需求量的影响较小。但我们也注意到近几个月里,不锈钢价格涨幅已落后于镍价涨幅,这说明不锈钢已难以通过提价转移成本,反应了市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恶化。 j?n:"@!G/ 1.3不锈钢消费增速高于其它常用金属材料 lhA<wV1-9G 不锈钢的主要特性是耐腐蚀、耐高热、高强度、可塑造、长寿、美观、环保、可回收。其中奥氏体300系列(铬-镍系)的不锈钢综合性能最为优越。由于这些优秀的综合性能,不锈钢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图11)。在常用材料中,特别是金属材料中,不锈钢的消费量增长最快(图12)。 \3@A C7 2.2新兴国家不锈钢消费增长潜力巨大 |+MV%QG; 2.2.1新兴国家不锈钢消费迅速增长 P>t[35/1 动态地看,2002-2007年五年间全球不锈钢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基本上全是亚洲和其它洲的新兴国家(图15),这是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的。其它国家也保持了可观的消费增速。 z
~BrKdS 2.2.2新兴国家不锈钢消费潜力巨大 2x*C1
静态地看,众多经济活跃的新兴国家单位GDP(PPP)不锈钢消耗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单位GDP(PPP)不锈钢消耗水平(图16),这说明它们的不锈钢消费还有更大的成长空间。 MO$dim> 由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国接近甚至超过中国目前水平,经济处于起飞阶段,因此我们预期这些国家也将很快进入长达20年左右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届时它们不锈钢的消费也将经历一个类似中国的飞速增长阶段。图16中这些国家的总人口(除中、越、泰)约为20亿人,如果仅仅达到目前世界单位GDP(PPP)不锈钢消耗水平,增量就是400多万吨。从实际情况看,这些国家的不锈钢消费的确正在快速增长。因此,我们对全球不锈钢的消费继续看好。 zl!`*{T{ 2.3发达国家不锈钢消费增量依然可观 U'acVcD
由图17可以看到,发达国家不锈钢的消费基数很大。2002-2007年五年间,发达国家不锈钢消费累积增速虽然没有新兴国家高(图15),但是增速依然可观,由于这些国家不锈钢的消费基数很高,因此它们的消费增量非常可观。 rpT{0>5 2.4最近五年全球不锈钢新增供应量几乎全部来自于亚洲 UMJ>6Ko8 2002年到2007年5年间,欧洲、美洲和非洲的不锈钢产量几乎没有增长,全球不锈钢产量增量几乎全部来自于亚洲(图18),其中中国、印度、韩国三国不锈钢产量增量占全球产量增量的73%(图19)。2006年中国、日本、印度、韩国和中国台湾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不锈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50%(图20)。 j\SW~}d9 同时我们可以看出亚洲国家输出不锈钢的必然性,因为虽然其它国家不锈钢产量几乎没有增长,但它们不锈钢消费增长依然可观,而且其不锈钢的消费基数较大(图17)。 -f-2!1&<3h 2.5全球不锈钢消费的发展趋势 -cHX3UAEI
2.5.1节镍不锈钢生产和消费的比例提高加快 ,\K1cW~U5 铁素体(400系)和马氏体(统计上也称为铁素体)不锈钢称为节镍型不锈钢(图21)。短短一年之内,镍价暴涨一倍多。虽然高价镍对不锈钢的需求影响不明显,但却实实在在损害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为了适应客户要求,节省战略资源,扩大企业利润,不锈钢生产商加大了节镍型不锈钢的生产比例。 5Y&s+| 据估计,2006年西方发达国家铁素体的消耗比例已经达到全部不锈钢消耗量的40%,而我国估计为28%(后面图43),可见我国节镍的空间很大。国际不锈钢协会(ISSF)预计到2010年,全球奥氏体300系列(耗镍最多)比例将由2006年的66%降低到2010年的53%(图22)。 k(;c<Z{?1
3.我国不锈钢的发展前景广阔 k&1~y
W 3.1我国不锈钢供需状况 1=t\|Th- 3.1.1我国不锈钢供需增长都很快 9)qjW &` 1992-1997年,我国不锈钢生产和消费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4%和22%(图24)。 k+S 6)BQ7U 不锈钢复合消费增速是同期我国GDP复合平均增速的2倍,是我国普碳钢复合平均消费增速的1.57倍(民营企业不锈钢产量2002年才进入统计;90年代沿海不锈钢走私厉害,因此2002年前的生产统计和2000年前的进口统计不太准确)。由于我国国内不锈钢发展滞后,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因此,我国不锈钢进口量长期占国内不锈钢表观消费量的60%-80%(图25)。 jbqhNsTNK 3.1.3质量和产量的提高使得进口迅速减少,出口迅速增加 GBZx@B[TY 我国不锈钢产量和质量提高很快,使得进口迅速减少,出口迅速增加(图28)。同样,由于国内热轧和冷轧板卷质量提高和产量增加,主要进口产品热卷和冷板的进口比例也快速降低(图29、图30),而出口比例则迅速提高(图31)。随着国内新不锈钢生产线迅速投产达标,我们预期大部分的进口将很快被国内产品替代,只有小部分短缺产品仍需进口。 $bU|'}QR 3.2我国不锈钢消费增长空间仍然很大 ~4mgYzOmD` 3.2.1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N
^%=G#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的加速阶段(图34)(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2006中国金融发展报告》)。预期中国未来两年能够保持10%左右的增长(图35),我们预期我国不锈钢消费也将保持8%-10%的增速。 [-sE:O`yt 3.2.3我国人均不锈钢消费量较低 I/s?]v 2006年我国人均不锈钢消费量为4.47公斤,全球为4.36公斤(图38)。相比发达国家,我国还有2-3倍差距,相比亚洲新兴经济体还有5到6倍的差距。但我们认为我国不太可能达到日、台、韩等地区的水平。首先"大国效应"决定了中国不太可能达到他们的出口比重。其次是这些地方人口密度大,容易提升不锈钢的消费层次和密度。最后是镍资源储量不能承受之重。如果中国不锈钢需求增长4倍,目前世界不锈钢也只够中国消费。由此也可看出节镍不锈钢的潜力。 -hP@L ++D 1955年-1973年是日本经济腾飞的18年,在这一时期日本单位GDP(PPP)不锈钢消耗量不仅是历史上最高的,而且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图40),不锈钢消费增速与GDP增速的比值是最大的(前图4、图40、图42)。根据钱纳里(H. Chenery)和库兹涅茨(S.Kuznets)工业化标准判断,日本就是在这一时期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日本单位GDP(PPP)不锈钢消耗量在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后迅速下降,到目前已经从峰值下降了70%(图40)。这是因为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后,消费占经济总量的比例逐渐升高。 G'z&U?Ng 日本人均不锈钢消耗仍是继续上升的(图41)。由于日本经济还在缓慢增长,加上日本人口增长率比GDP增速更缓慢(图42),所以虽然日本单位GDP不锈钢消耗量降低,但是人均水平仍持续上升,只是增速放缓而已。图40中的红色柱体表示2006年我国人均GDP(PPP)水平,红色三角为2006年我国单位GDP(PPP)不锈钢消耗量水平(7.21公斤/万美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2006年我国单位GDP(PPP)不锈钢消耗水平还没有达到日本1960年的水平。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我国节镍型不锈钢的生产比例与日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图43),提高潜力很大,但是我国要想普及节镍型不锈钢首先要改变人们认为它是"假冒"的观念。 N+?kFob 3.2.6经济结构对单位GDP不锈钢消耗量的影响在我国尚未到来 I$neE"wW 静态地看,我国单位GDP(PPP)不锈钢消耗已超过部分发达国家水平(图46)。 qu[x=LZ_ 但根据前面分析,不锈钢消费有阶段性特征:消费占GDP比例越高的国家或者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越早的国家,其单位GDP不锈钢消耗量就越低;机电类出口占GDP比例越高的国家单位GDP不锈钢消耗也就越高。由于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尚处于加速阶段,因此这种影响短期内不会出现。 rY>{L6d 3.2.7相比日本我国不锈钢出口空间很大,但出口难度加大 %&"_=Lc 预计2007年我国不锈钢进出口可以达到弱平衡,2008年不锈钢净出口可占到我国不锈钢总产量的7%左右,而日本净出口占其总产量的比例长期保持在40%附近(图47)。 }q( IKH\& 因为2007年上半年我国不锈钢生产和出口增速太快,从自身利益和国际环境考虑政府出台了不少行业政策,这提高了不锈钢的出口成本。但我们认为在全球不锈钢需求旺盛,且其他国家增量有限的情况下,只要出口还有利可图,这种趋势不可避免。这将有助于我国消化部分相对过剩的不锈钢产能。 0=8.8LnN( 4.下半年我国不锈钢行业盈利能力将继续维持低位 T]nZ3EZ 4.1政策利空对不锈钢行业的影响仍在继续消化之中 gtHk1 9 从1994年以来,我国钢材出口退税调整了11次,每次调整的背景不同。近期调整的大背景是科学发展观、国币升值、产能过剩、淘汰落后、节能环保、贸易平衡等综合原因,这些因素将长期存在。从实际执行力度看,这些政策执行的力度和决心更大,从调整时间看,调整的周期也越来越短。我们认为如果这些政策不见效果,国家可能有调控政策继续出台,因此后续政策是判断不锈钢行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Z<|caT]Q( "少退额占出口额比"指的是按新旧税率差计算的金额占4月不锈钢出口金额的比,"影响行业净利润"是按少退额折算的净利润占当月不锈钢行业利润的比。折算过程是根据每项税号产品出口额乘以税差,计算出对单个税号的影响,求和,然后乘以30%,乘以67%得出净利润,最后除以不锈钢行业的月利润。 J|Lk::Ri 对上述两次退税调整对不锈钢行业的影响进行分析(以2007年4月份不锈钢出口金额和结构为基准,表3、表4),结果显示退税调整对不锈钢行业的直接影响较小(图49),但是预期间接影响较大。主要由于我国不锈钢出口占国内总产量的32%,且出口退税调整影响了不锈钢主要出口产品(图48),因此我们认为影响将会慢慢凸现,并通过杆杠作用压低国内行业的利润,最后连锁效应。统计显示,2007年5月份我国不锈钢出口环比下降5.54%。但预期随着国内供应增加,利润较少,出口相对有利可图,出口量将会重抬升势。从近期不锈钢价格走势看,国内不锈钢价格下跌既快又多,而国际价格跌幅较小,从而拉开更大的价差,对出口诱惑力依然不小。此外政策在使行业经历短暂波动后可更健康地发展,淘汰落后的同时为符合国家政策的产能腾出原料和市场份额。 NDRk%_Eu( 4.2不锈钢行业出现适度的相对过剩苗头 Wv"[,5
Z13 我国不锈钢冶炼的设备产能较大,目前估计在1500万吨左右,但情况复杂。据统计我国有完全不符合政策的不锈钢产能有300万吨左右,这些企业无论环保、能耗、还是设备都属于绝对淘汰之列,受政府监控、用电政策、原料短缺以及市场预期的影响,产能发挥20%左右,我们认为随着政策力度加大和市场环境变化,这些企业将很快消失。http:// (0q
dU; 其次基本符合产业政策的产能在200万吨左右,同样受到用电政策、原料短缺、成本利润的影响,产能发挥在50%左右。符合国家政策的设备产能有1000万吨,但是由于受设备达产达标及上述因素的限制,它们产能也是逐步释放的(如太钢不锈设备产能为300万吨,估计2007年实际最大产能为230万吨,2008年最大产能为270万吨左右)。 i)0*J?l= 由于国家对钢铁行业的产业政策和出口政策是在科学发展、人民币升值、流动过剩、贸易失衡、环保节能的大环境下出台的,且这些大环境长期存在,因此这些政策将是一个长期的现象。加之不锈钢新增产能较多造成短期供应出现适度的相对过剩,因此虽然需求仍旧旺盛,但下半年不锈钢行业将竞争加剧,利润继续维持低位。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