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不可轻易放弃通胀控制目标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颠佬
级别: *

多谢发贴的人[]

 不可轻易放弃通胀控制目标

0
提高通胀容忍度,任凭放弃通胀控制目标的舆论流行,将极大破坏央行货币政策的可信度,不利于稳定通胀预期,并有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失控的危险。因此,从历史经验和现实看,保持物价稳定是保持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的关键,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不能忘记央行的使命,不能轻易放弃通胀控制目标。 dMp7 ,{FhF  
Ultx|qU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CPI同比上涨6.5%,年初政府制定的3%通胀目标无法实现已成定局,与此同时,社会各方面对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通胀预期也居高不下。 =4/LixsV|  
Y [ 0 S  
  在这种情况下,一股不断调高通货膨胀率容忍度的舆论开始蔓延。一些人置1988年和1994年两轮高通胀的前车之鉴于不顾,大力鼓吹通胀无害论: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应该容忍4%、5%甚至更高的通胀率,通胀水平高一点对经济发展不但无害而且有益。而相关部门的部分言论也时机不当,容易形成误导,加剧了人们的通胀预期。 x;# OM  
-ytSS:|%\  
  通货膨胀从来都是我们的敌人。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持续高通胀最终无一例外地会演化成经济增长的下降和混乱。上世纪80年代之前,整个西方国家对通胀的危害麻痹大意,最终经济陷入滞胀困境,到了70年代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铁腕手段打击通胀,全球经济才开始进入一个低通胀和经济增长稳定性大大提高的所谓“大稳健”时代。基于历史上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西方国家无不视通货膨胀为经济领域的头号敌人,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无一例外地加入“通胀鹰派”阵营。部分国家为了建立长期稳定的物价稳定,以立法的形式消除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相机抉择”的机会主义空间,引入“通货膨胀目标制”。大多数发达国家确定的通货膨胀控制目标都在2%或以下,即使是发展中经济体,制定的通胀目标也很少有超过3%。 xO`w| k  
\( LKLlam  
  我国在1988年和1994年发生两轮严重通货膨胀,最终均导致国民经济硬着陆。基于这一教训,中央政府在每年向全国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出将居民消费物价总水平控制在3%以内的目标。目前这轮经济扩张之前,经济出现通货紧缩,通胀问题没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物价指数开始转负为正并呈上升之势,到今年3月份,通胀开始突破3%的警戒线,并一直在3%以上运行。消费物价居高不下,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央行也多次重申通货膨胀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并强调了稳定通胀预期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人们对本轮通胀的性质存在争议,并因之产生对货币政策取向的不同建议。一些人以食品价格为由,将目前的通胀归结于供给冲击型,进而得出应该保持容忍政策的结论。笔者对此并不认可。提高通胀容忍度,任凭放弃通胀控制目标的舆论流行,至少会产生三方面的严重危害。 eOt T*  
KM*sLC#  
  首先,将极大地破坏央行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威胁央行的权威,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效率的发挥,越来越依赖于央行与市场的互动,而这一互动中,央行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是保证其政策能得到有效发挥的关键,这也是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央行放弃相机抉择,而取依规则行事的根本原因。如果政府制定的3%警戒线可以随意突破,形同虚设,那么今后政府制定的所有政策目标将会不被人们所信任,在经济波动较为剧烈的环境下,央行通过宣示政策目标引导市场预期,进而促进政策目标实现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大。 lNs 'jaD  
Pwt4e-  
  当然,履行承诺并非彻底取消货币政策“自由裁量”权,不能越3%雷池一步,而是要求我们从总体上信守承诺,珍视权威。我国法律规定央行的使命是“稳定物价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一双重目标也给了货币政策较大的弹性空间。从执行层面上看,我国没有明确地引入通胀目标制,即便是引入通胀目标制的国家,也并非绝对不能突破目标上限。IMF的资料显示,全球13个实行通胀目标制国家中,就有4个国家规定了当发生供应冲击等重大不可预测事件时,可以实行例外条款。但是,大多数严格控制通胀的国家,都规定了当受到供给冲击等不可控事件时,要对未来的物价形势作出预测,并承诺物价回到目标的时间。 ;<1O86!  
\O/EY&  
  问题是,目前我国以猪肉和其他食品价格上涨为主要推动力的物价上涨,真正算得上供给冲击的,只有疫情这一个因素,只占涨价因素中的一小部分,饲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才是推动猪肉及食品涨价的主要原因,其最终反映的是由投资过热等经济需求面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大幅突破3%的警戒线而采取容忍态度,无疑将会导致事情进一步恶化。 57'=Qz52  
J/pW*G-U|  
  退一步讲,即便CPI大幅突破警戒线,确实是由供给冲击引起,央行仍然有必要对未来的物价形势作出预测,并明确宣布物价回落到3%目标所需的大致时间。唯有如此,才能巩固央行的权威性。 S)p{4`p%  
{:$0j|zL1  
  其次,不利于稳定通胀预期,有引起物价螺旋式上升的危险。目前的通胀率高达6.5%,根据大多数人的预测,明年的物价将有所回落,但仍然会达到4%,甚至更高。根据经济学理论,物价稳定的标准并非CPI为零,在发达国家,既能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弹性空间,又不至于引起持续物价上升预期,避免物价螺旋式上升的最佳通货膨胀率大约为2%。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变化迅速,3%左右的通胀率目标较为合适。我国政府所确定的目标与此是一致的,也是具有相当科学性的,但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物价水平远远高于3%,如果任由这种局势持续,就极有可能引发工资-物价的螺旋式上升,通胀就可能全面扩散。 LS{g=3P0  
$h0]  
  最后,提高通胀容忍度,有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失控的危险。资产价格和消费物价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对于资产价格引起通胀的危险性,人们有比较充分的认识,但通胀对资产价格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同样不可忽略。“你不能跑赢刘翔,但一定要跑赢CPI”就形象地说明,很多本来无意进入股市和楼市的老百姓,完全是因无法忍受高通货膨胀的掠夺而被迫进行投资的。可以预见的是,只要不消除通胀预期,涌入资产市场的资金将会持续增加,这种趋势如果持续下去,将会严重危及经济的稳定运行。  if9I7@  
\7nlwFAO  
  因此,从历史经验和现实看,保持物价稳定是保持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的关键,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不能忘掉央行的使命,不能轻易放弃通胀控制目标。(黄格斯/证券时报)
顶端 Posted: 2007-11-15 15:57 | Unknown [楼 主]
spica
Os quiero para siempre.
级别: 论坛版主

多谢发贴的人[3191]

 

物價同股市有咩關係?
歡迎光臨我的店鋪: http://shop57054641.taobao.com/
顶端 Posted: 2007-11-15 16:18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蓝调粤语 » 股金中外